1)第285章 二百八十五章:人口暴增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5章二百八十五章:人口暴增

  崇祯五年二月中旬,黄毅终于回到了更加繁荣的兴和城。

  根据地的汉族人口翻了倍,如今已经超过三十万,加上归附的蒙古部落,总人口不低于四十二万。

  如果根据地遭遇攻击,黄毅能够组织动员二十万十四到四十的男女拿起武器保卫家园。

  这就是全民皆兵!

  建奴真敢来硬碰硬,要做到打垮兴和军占领根据地,后金军的死伤至少五万。

  这种消耗战皇太极根本玩不起!

  人口多了,需要更多水源有保障的盆地定居开垦,所以黄毅选择在兴和城和东山堡之间再建造一座城池——兴和第二城。

  有了水泥混凝土,修建城池的成本拿传统的板筑修城相比只有两成,而速度却快了七八倍。

  准备修建的新城离东山堡大约八十里,离兴和城一百里。

  兴和军必须做到有坚城可凭,有强大的骑兵奔袭,攻守自如。

  再加上城池之间修建的堡垒上架起固定式望远镜日夜观察,能够确保敌军骑兵群在二十里外就被发现。

  孙承宗在辽东用碉堡塔攻战术,妄图困死建奴,然结果却是明军被困死,建奴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如果换上黄毅带领兴和军去辽东执行这种战术,还就真的能够压着建奴打。

  因为兴和军骑兵敢战且骑术精湛,在装备胜过建奴的情况下,做得到战而胜之。

  总而言之堡垒没有敢于出战的强军驻防,就等同于自掘坟墓。

  整个冬天,根据地都没任何人猫冬,除了几万青壮年劳动力、工匠在钢铁厂、水泥厂、砖瓦厂、面粉厂、兵工厂、被服厂等等工厂工作。

  还有十几万男男女女在挖煤、挖矿石、开采石头、平整土地、挖灌溉渠、挖水井、挖水库……

  修建兴和第二城的石料、沙石已经备足,在靠近城池的山脚新建的水泥厂开始满负荷生产。

  完成春耕后,汪柏山、叶惠玲等等民事官立刻组织五万青壮年男女齐动手,计划是半年时间完成筑城。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让劳动者的明天会更好,兴和军体系肯定做得到。

  懒汉?

  根据地没有这个品种!

  自觉、不自觉,都得劳动,懒惰者会被驱逐或者劳动改造。

  去年秋天开始,兴和城的钢铁农具的外销就每月递增,不仅仅是李家商号在销售,范家、王家等等晋商也在大量进货。

  估计应该有不少铁器被卖到了辽东。

  大发展离不开大炼钢铁,有销路才会有利润,有了利润才能够更好的扩大产能。

  所以黄毅没有严格控制钢铁的贸易,只要肯给好价钱,明知道八大皇商劣迹斑斑,也照卖不误。

  不仅仅是钢铁销路越来越大,最新出品的玻璃器、镜子、香皂等等,销量也是月月攀升。

  去年十二月份获利超过两万两白银。

  耿月如和耿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