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9章 成群结队的小娘子_陈旭杏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蚕匾和器物损坏缺乏,官府贷款予以支持。

  第四,为了保证技艺的发展和传承,确定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手工业为官府管理,养蚕缫丝纺织都是固定工种,而且子承父业得到官府的认同。

  正是在这些严格的管理和支持之下,齐国的桑蚕养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依靠丝绸和盐这两项产业,齐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中最富的国家。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继承了齐国在桑蚕养殖方面的许多管理方法,齐鲁等地依旧还是大秦眼下桑蚕业最发达的地区,但东南诸郡这几年发展的也很快,因为南方河流湖泊多,无论气候还是水土更加适合桑蚕的养殖,而且大秦专门为了桑蚕产业制定了更加严苛的法令。

  睡虎地秦简有记载:或盗采人桑叶,脏不盈钱,何论?赀繇三旬。

  解释下就是偷别人的桑叶不足一钱怎么处置?最后会被判罚徭役三个月。

  这个惩罚相当卧槽,由此也看得出来秦律的确是严苛的有些过分,李斯这群秉持朝堂的法家门徒心中对于普通民众丝毫没有任何的仁慈和怜悯。

  后世苏杭一带就是整个中国丝织产业的重心,而且鉴于长江和太湖流域日渐发达的桑蚕养殖和丝绸产业,这次陈旭决定把两家国营工厂分别放在苏州和杭州,以长江和浙江的便利交通辐射整个东南诸郡,同时也想以此带动整个东南经济的发展。

  而且为了支持民间经济的发展,陈旭要求科学院加快纺纱机的进一步研究,对织布机进行小型化改良,尽快做出家庭版的纺织机,让那些靠养蚕织绸为生的农民不至于被大规模的工厂冲击的失去了生计。

  陈旭之所以要快速的开设两个大型的国营工厂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目前整个大秦除开少府在皇宫的织造署之外民间没有任何一家类似的纺织厂存在,所有的布匹丝绸全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出来的,陈旭要用这两家大规模的工厂让天下的商人学会如何开设织布厂,而且了解这种大规模工厂的管理运营方法以及好处。

  二就是眼下随着西域征服之后,丝绸的销量完全供不应求,来自于西域诸国的商人最喜欢的就是丝绸和玻璃瓷器,特别是丝绸,重量轻价值高运输方便,一匹大秦的丝绸运到西域之后转手倒卖给大宛和大夏的商人,获利至少五倍至十倍,而且全都是用黄金交易,其他的都不认账,因为这么精美的丝织品莫说西方那些国家的人没见过,听闻的也非常少,战国至秦汉初期,正是东西方开始有了解和往来的开始,大秦的名声随着匈奴和月氏等部落不断的向西方传播,但也仅仅只是传播而已,如果不是陈旭出现,那么西方真正了解中原,还要拖到百年之后的张骞出使西域。

  如今的大秦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