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39章 成群结队的小娘子_陈旭杏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西域已经被提前征服,平日来往于西域和大秦之间的商队络绎不绝,而丝绸就是最受欢迎的商品,玻璃瓷器茶叶也受欢迎,比之丝绸要差很多,因为携带运输不方便,很容易在路上损坏,丝绸却不一样,一个人一匹马都能带数十匹,运送回去卖掉就能挣数倍甚至十倍的钱,听闻眼下大秦最好的一匹丝绸在西域能够买到五千钱,价值远远超过一斤黄金。

  当初陈旭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下巴都差点儿掉了。

  不过虽然丝绸值钱,但民间流通的丝绸简直屈指可数,大秦的丝绸基本上都被少府征收,每年数万匹的产量堪堪只够皇帝养活一个庞大的后宫和赏赐给王侯公卿,剩下的秦国贵族自己用都不够,更别说卖了,丝绸是超越黄金的硬通货,普通人有钱也买不到。

  这就是丝绸的纺织工艺太过低下导致的现状。

  后世的丝绸之路兴起,得益于织布机和提花机的发明,而眼下陈旭终于提前一百多年将这两样机器研制出来,甚至工艺更加先进,由此会带来纺织产业的井喷式发展,而由此也必然带来丝绸贸易的大规模发展。

  筹备两家国营丝绸制造厂,除开要解决厂房和机器之外,还涉及到生丝的采购和纺织工的培训以及正规化的管理问题,而且这还只是第一代织布机,全人工生产模式,陈旭要求科学院进行的下一代织布机要采用水力驱动方式,因此工厂还要尽量选择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建厂,还要勘察地势修建水坝或者水碓等等。

  而且为了赶上三月间春蚕结茧上市的时间,陈旭在得到皇帝的授权之后,对科学院和工部户部少府的官员下了死命令,第一期厂房务必在二月底完成,而配套的一百架织机也必须制作完成,并且同时和工厂附近的桑蚕养殖农户签订收购蚕茧和生丝的合同,争取三月中旬能够开工生产,等五月夏蚕成熟之时,二期厂房必须完工,织机规模总数达到三百架……

  随着各种命令从中书省通传下去,各部门官员皆都不敢怠慢,科学院负责研发织布机的一群匠工匠吏直接手持谕令奔赴苏杭两地就近征召木匠和学徒开设木器加工厂制造织布机,工部官员也迅速拿着财政署拨付的钱款奔赴两地勘测工厂位置召集当地商人投标建厂,户部官员同样奔赴会稽、故鄣、九江、泗水等郡通报当地官府配合丝绸厂的建设征召熟练的织娘以及和蚕农之间的生丝蚕茧收购事项等。

  而随着开办两家国营丝绸厂的消息传出来之后,立刻就有更多的商贾忍不住骚动起来,纷纷到处打探开办工厂的手续等。

  数日之后,大秦都市报最新一期登载了两家丝绸厂的消息,通传天下对开办织布厂感兴趣的商人在三月中旬到广陵和杭州进行考察和观摩,学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