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9章 灵渠的水流_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人修建的水利工程有很多。

  不断的改变着一些地方的状况。

  大地很广阔,真正想要改变一些东西其实是件极其难的事情。

  上古时期,先民们对于地便有着自己的理解。

  从燧人氏取火开始,这片土地上的生存环境的改变便落入了人手的改变之郑

  从三皇五帝开始,人们便与这片大地的一切斗争起来。

  大禹治水的成功,给后世所有治理水患的人提供了一个思路。

  堵不如疏。

  这个例子让反抗环境的人滋生了另外一种思想。

  因势利导。

  顺其自然。

  ……

  等等等。

  那些数不尽的思想传承从此与水有了不解之缘。

  从郑国渠,到都江堰,再到如今的零渠。

  修渠对于他们来是件极其熟悉的事情。

  但从湘水开凿一条可以通航的渠前往漓水,却有一个前人未曾遇到过的问题。

  湘水低于漓水,若想水往高处走,同时兼顾枯水洪水期的调控,还要有足够的水位供船只通校

  这是一个比都江堰更加困难的工程。

  湘水距离漓水支流的零水只有二十里,但这二十里的落差让都水长以及一众吏员掉了大把的头发。

  所谓作之合,地利对于这条渠便格外的重要。

  他们寻到了一处可以重现都江堰的地方。

  于是一个类似都江堰的分水坝便被建起,

  这道竖立着的坝体连接着抬升水位的漫水堤坝。

  将整体湘水抬升高于漓水位置。

  至此一个将湘水一分为二的组合堤坝便成形了。

  湘水一分为二,三分由南渠流向漓水,七分由人工开凿的北渠重归湘水故道。

  这样无论是枯水期还是洪水期,两道人工水道都能保证船只的通校

  灵渠示意图

  这无疑是个才的想法。

  可要付出的辛劳也很大。

  这里的地质多为山石,开凿水渠十分费力。

  起初工程进度很慢,直到国都派来了一些工程士卒,从此这片山谷之中便雷鸣不断了。

  这也有好处,那就是周围的越人不敢再来这处地方。

  谁知道这些巨大的声响到底是来自什么东西。

  雷,那可是神明才能掌握的力量。

  “这果子可真甜,如蜜一般。”

  都水长剥开了一枚鸡子大的通红果子,里面晶莹果肉散发着别样的香气。

  “可惜,这果子不能保存,听咱们陛下垂涎已久。”

  今日大雨,工地上便停工了。

  水渠的修建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只剩河岸加固的一些活计。

  “等灵渠修建好了,南北交通顺畅,岭南百越归附之后,陛下应当会南下。”

  一旁的都水丞神色中充满期待,“不知道那时陛下会如何评价我等创举。”

  “大秦如今变化巨大,我等这些把戏,怕是已经入不了陛下的眼了。”

  “是啊!”

  看着愈发湍急的湘水,众人都是一声感叹。

  大秦这些年有诸多变化,除了暂停南征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