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07 章_公主府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及盛安城内如今的情况。

  “崔东家酒楼里《西游记》的风头可算有与之一争的人了!”息风开口便道。

  春闱明明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可由此产生热度却还在不断升温发酵。最惹人瞩目的,无疑是金科榜首相州卢湛卢九郎,不但被冠上了“天下学子之首”的名号,其诗文更受人追捧,一时竟至盛安纸贵。就连澄湖灵江之上、平乐坊中,也尽皆是卢九郎的诗词唱曲。

  而在这层煊赫表象下,却藏着门阀士族和当今圣上的较量!

  周辞渊曾大致跟崔茂怀说过,当初圣上之所以分两榜,一方面是给予士族优待,顺便可以加大士族寒门之间的矛盾。可另一方面,未尝没有偏袒提举寒门的意思。

  须知,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别说真正的穷人寒门,就是有些余钱的商贾和小康之家,想要供出个读书人都殊为不易。这不仅仅是请师束脩、笔墨纸砚等的巨大抛费,更重要的,是书籍和学识等资源的限制。

  后世看到一些批评八股取士的故事:全家省吃俭用供一个读书人,然后科举屡试不第,最后不得不变卖田产祖屋。或者子孙读书读的家道中落,越读越穷的故事。

  这里面固然有只知道读书科举不懂耕种赚钱养家的原由,可另一方面,也能看出读书是个多花钱的事。

  没有机器样样东西纯手工制作的当下,标准纸张是裁成后世信纸大小论张卖的。一管好笔跟崔茂怀家的一罐酒同价,而想参与科举,书法是入门。那字怎么才能写好呢?自然是花钱买笔买纸买墨不断练习……

  除此之外,没有活字印刷、纸制金贵的现在,书籍作为家世底蕴的象征绝对是一笔无形财富。有些世家大族在乱世分离没落后为什么又能兴盛?其中之一,就是家中藏书让他们有学习上进的资源。

  另一方面,是他们可以借由自己的身份攀上大家传承的夫子老师,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自己理解的字面意思和博学的老师教授能一样吗?

  便是后世,同一篇古文,初高中课本上仅仅要求背诵理解,和大学相关专业再讲再学的,深度涵盖面完全不同。

  何况现今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这些东西,出题的皆是大家鸿儒,想中举就凭你自学理解的表面意思?只怕真进考场了,你连试题的题目都读不懂……

  归根结底,门阀士族在此前数百年间之所以能垄断仕途,根由之一也是他们掌控垄断了晋升学习之路!

  为君者,想打破的也正是这层壁垒。

  哪想这些人临了居然反将皇帝一军!

  那些寒门学子居然也被扇动蛊惑跟着起哄。更可怕的,是榜单百名之内,竟然真的无一寒门!

  这代表了什么?

  皇帝既然能坚持这场科举,也必然是对各种情况有准备的。评卷官和负责这次科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