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七章 太学双璧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蚍蜉义从,所以不能被朱棣知道。

  方娇讶然,“你想……”

  黄昏看了一眼读书的少年,“管好自己的嘴,太聪明的人通常活不久,当然,我确实不会杀你,但不要以为你儿子刘宁然就能出仕。”

  又道:“你不为你自己着想,也该替你那个天才儿子想一下,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相信我,我会还你一个青史留名的儿子,当然,得他有真才实干才行,所以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尽你最大的努力,做一个好母亲,保证你儿子读书等身,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说完扬长而去,留下方娇陷入沉思。

  方娇知道自己没有退路。

  这个黄昏的能量,一点也不比那个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差。

  她只是无法适应黄昏今夜的行事作风。

  记得黄昏曾经在杭州找到她时,态度很是平和,今夜却有点像过河拆桥,最终方娇喟叹一声,这不就是官场的模样么。

  摸了摸手腕,刚才被黄昏一掼,拧着气了。

  转身却呆住。

  本该在房间里看书的儿子刘宁然却站在身后,眼神平静,“娘,这就是他们官场中人的做事方式么,恩威并施?”

  方娇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隐然懂了黄昏今夜的用意。

  回首看向院门外的黑暗里,已经不见人,弱弱的在心底里说了声谢谢。

  黄昏也许是真的要拿捏自己。

  但他没有避开儿子刘宁然,是因为他想让儿子早一点知道官场的做事方式,让儿子今后出仕后少走弯路。

  想到这方娇笑了起来。

  很有些自豪。

  想来黄昏今夜的行事,是因为他听说过儿子的事情了:国子监太学之中,儿子的才情不是一等一的,但其他方面,尤其是为人处世一事上,以及对国家局势的见解上,都一时无俩。

  唯一可以和儿子一较高低的,则是那个同样来自于浙江的十四岁少年。

  于谦!

  当年于家埭事件后,于家埭于族的于谦在其叔父于彦良帮助下,从钱塘来到应天,更是直接进了太学,如今和儿子刘宁然一起,并称为太学双璧。

  方娇思绪未定,却见儿子刘宁然对着黑暗之中施礼:“晚生刘宁然,谢过黄大官人的苦心指点,不过今日你逼迫我娘亲一事,他日还是要请你还个说法。”

  方娇见状越发欣慰。

  然后她听见墙头上传来一声叹笑,“好的,我会转告大官人,请他拭目以待。”

  阿如温查斯一闪而逝。

  追上走远了的大官人,如此这般一说,黄昏笑着说道:“还真得拭目以待,倒是希望这小子有胆量把这事告诉他的好友于谦。”

  今夜为何要一反常态的行事,其实原因简单。

  因为于谦和刘宁然这对太学双璧。

  两个都是读书人,而且能力都很不错,不过两个人又都有点迂,换言之,就是现在这两人现在官场,迟早是个死。

  所以要让他们明白一点:官场这个染缸,是利益决定态度。

  黄昏其实也很惊喜。

  于谦在太学之中的声名鹊起在意料之中,但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太学竟然还出了个和于谦不分上下,能让国子监监正亲自教导的天才刘宁然。

  而国子监监正对这两人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治国大才。

  不过更让黄昏意外的是,那位监正在言辞之间,似乎更喜欢刘宁然一点,因为刘宁然的出身,让他见识了太多的人情冷暖。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刘宁然身上还有太多的市井气。

  得改。

  得让他早些适应官场,因为大明真的太缺人了,于谦和刘宁然这样的天才,迟早会走上重要位置,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他们慢慢经历磨难后成长。

  二十岁,太学双璧二十岁就得入仕。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