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明好风光(下)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好在坐在身畔的吴与弼绞尽脑汁的在跟上节奏,闻言低声说了句,黄昏哈哈一笑,“足下蹑丝履。”

  不知出处。

  吴与弼口瞪目呆,嚷道:“你偷我的!”

  黄昏一本正经,“读书人的事,能叫偷么?”

  吴与弼看向父亲。

  吴溥哈哈一笑,“你再想一个罢,说一下,这句出处是《孔雀东南飞》。”

  吴与弼无语,想了片刻,才灵犀突来应对上:“履践平实道路,倚门傍户。”

  这就很偏僻了,宋朝的。

  除了黄观,其余人几乎都没听过,黄观叹道:“与弼果有大才,这句诗是宋朝的释智朋所作,曾在建康清凉寺挂单,是一位得道高僧。”

  众人对吴与弼不由得刮目相看。

  吴与弼有些不好意思,谦虚的道:“侥幸侥幸,就是为了编写那本紫电,平日多看了些书而已。”

  众人:“……”

  这学的谁的德行啊,看似自谦,实则慢慢的骄傲。

  轮到许吟,许吟二话不说,端起酒杯,连喝三杯后对黄昏笑道:“请。”

  黄昏:“……”

  绞尽脑汁,发现想不起,索性认输,“我认输。”

  众人哈哈大笑。

  黄观一副恨铁不成钢,“很多,你竟然一句想不起,别的不说,诗家圣人杜甫便有一句‘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赵楚仙无言以对,我背的都是名句名篇……

  该提问了。

  这第一个问题自该留给长者,黄观想了一阵,问道:“当日你叔母带着你堂姐堂妹跳河殉国,你独活了下来,当时心中有何所想?”

  这是个关系到大义和亲情的问题。

  众人都有些发愣。

  于是洗耳以闻。

  黄昏想了想,回忆起当时被吴溥救起来后的心绪,发现自己似乎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于是只好道:“被吴叔父救起后,脑子进水了,当时并无观想,倒是后来每每念及此事,钦佩叔母之余,也有遗憾,若是叔母还在,将会亲眼目睹和我陛下一起打造的盛世风光。”

  一介女流,跳河殉国。

  以后人利己主义来看,很蠢。

  但赵楚仙明白,这就是中华五千年脊梁一直不断的原因之一:大义!

  众人皆沉默。

  黄观唯有轻叹一口气,狂饮两杯以解愁绪。

  于是再开始。

  这一次很快,黄昏说了第一句,于彦良求助黄观,过关,唐青山求助吴溥,吴溥答不上,于是吴与弼笑着问了一句,说父亲你回答孩儿一句,在很早之前,你对娘到底有没有想法。

  娘是吴李氏。

  吴溥愣了下,笑骂了一句兔崽子,众人起哄。

  吴溥只好掏心窝子的说了句人心都是肉长的。

  别人对你好,你能感受不到,能没点想法?

  再来。

  这一次是徐辉祖输了。

  黄昏来提问,问他有没有恨过三舅哥徐增寿。

  徐辉祖沉默了。

  许久,才轻声说了句都是血肉兄弟,何来恨意之说。

  众人理解。

  徐增寿因为暗通燕王,被朱允炆杀了,也导致徐辉祖不被建文帝重用,这才有了后来的圈禁等诸多事情。

  再来。

  这一次又是唐青山求助,黄昏输了。

  娑秋娜弱弱的站起来,说我能不能问大官人一个问题。

  看热闹不嫌事大。

  众人轰然叫好。

  娑秋娜犹豫了下,问了一句话:“大官人,我想问你,你是从什么时候笃定要把我留在你身边的,你对我到底有没有……”

  犹豫了下,有些忸怩,还是说出了那两个字:“喜欢。”

  不愧西域女子。

  你让大明女子哪个能当众问得出口这种问题,礼义廉耻中的廉,就能禁锢住她们的思维,但娑秋娜却坦率的问了出来。

  别说,大家很是喜欢这样的娑秋娜。

  这问题很犀利,一时间众人都安静下来。

  皆是幸灾乐祸。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