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7章 兵家要略,实践的成长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阴符机》、《霸国箴》、《韬钤总要》、《卫国公手记》、《六军镜》、《兵钤新书》、《玉帐经》、《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弓诀》等兵书借阅,并授意李天衢可随时前来与他求教探讨。

  夫将之上务,在于明察而众和,谋深而虑远,审于天时,稽乎人理......

  李天衢在翻阅兵书看到其中关乎将务兵谋开篇的这一句话,顿时不由得十分感慨。关于这些中华古代的军事著作的相关内容,自己于后世虽因好奇曾经特意查阅过,但处于安乐的和平年代,只是坐在电脑前的一种休闲方式,根本不需要事无巨细的把其中内容记得滚瓜烂熟,所以也不过囫囵吞枣知道个大概罢了。

  本来李靖这个名垂青史的一代战神所著的兵书在宋朝神宗时节便流矢很多,到了后世绝大部分已经亡佚。直到北宋熙宁年间,才由宋神宗诏令枢密院校正辑录,只是终宋之世并未辑完,一直到了清代才又结合唐宋时节相关兵刑典章书籍,而辑成《李卫公兵法辑本》,这就是也有中国军事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这一说法的著作《卫公兵法》。

  现在江山社稷虽然风雨飘摇,可好歹还是唐朝时节。赵昶又是惯于行军打仗的宿将,对于李靖李药师这个大唐开国勋帅的兵书典籍自然也是格外的关注,其中就算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探讨兵家要略的李卫公问对并没有以辑成著作的形式流传下来,这些年来也由赵昶收集记录个大概,时至今日,倒也是便宜了李天衢。

  本来《卫公兵法》到了后世便已是残缺不全,而其它由李靖亲自所著的兵书也多有本来早已失传的兵家典籍。

  李天衢心中感念,自然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年头虽然曾尽数拜读过李靖这些兵家著作的将官也不在少数,但不是谁通读过了便也能成为李药师那等绝世名将的......

  可李天衢心说自己到底是在后世平凡小青年的底子,很明显也不是史上那些不读兵书,照样用兵如神的狠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饱读兵书、又历经战阵实践而终成一代名将的人物同样大有人才。就算如今见军中机定夺大事由赵家兄弟三个全权做主,己方一众人只管奉令厮杀,可以后自己还尚不知需要去面对多少狠仗硬仗。

  先前拼死侥幸胜了两阵,但李天衢还没狂妄到以为自己不读兵书,亦能暗合兵法,而集合了李靖毕生战阵经验所涉及将略、治兵、行军、决胜、操练、束伍、布阵、工事等诸般兵家手段,也都是李天衢需要迫切融会贯通的知识,这些天他巡视城防、督管兵卒仍是毫不怠慢,还连轴转的苦读赵昶借阅于他的兵家典籍,每日大概只囫囵睡两个时辰,堪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