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0章 北望之人_靖安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查,一旦查到就会给这些人带来麻烦,甚至是灭门之祸。

  想到这里,沈毅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高公公,抗倭军中有几个很有潜力的将领,可以着重培养,下官能不能…”

  “兵法可以传…”

  高明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个问题,他看了沈毅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但是这部兵书里,有定国公当年写下的固守淮河之法,其中一些军阵,兵营的部署,现在还在用。”

  他看着沈毅,问道:“明白了?”

  沈毅咽了口口水,深呼吸了一口气:“下官明白了。”

  高太监的意思是,现在的淮河水师,可能还在按照定国公那一套在守淮河,保证淮河防线固若金汤。

  这种就跟布防图没有什么分别了,如果被齐人知道了,很有可能会对淮河防线产生威胁,

  这就是这本书保密级别为什么这么高的原因。

  他把盒子放在一边,对着高明拱了拱手之后,又弯腰捡起盒子,抱着盒子回家去了。

  也许是因为昨天晚上睡的很好,也许是因为即将能看到定国公兵书的激动,沈老爷现在觉得自己元气满满,一路步行回到了家里之后,依旧没有感觉到疲倦,他先是跟家里人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就抱着盒子,钻进了自己的书房里,并且直接用锁反锁了房门,任何人都不能进去。

  送饭都要从窗户送进去。

  到了书房之后,沈毅把盒子打开,取出了那把短剑。

  短剑长约一尺,剑鞘上镶嵌了几颗宝石,但是因为石头并没有磨的特别光亮,看起来并不是特别华丽。

  拔出剑身,寒光闪闪。

  沈毅拿着这把短剑,尝试性的往自己的书桌边上扎了一下。

  没有如切豆腐那样夸张,但是的确扎透了桌板,不是特别费力。

  抽出匕首,桌子上只有一个窄窄的痕迹,却并没有透光。

  足见这东西既锋利又轻薄。

  带在身上用来防身很不错。

  不过沈毅没有太多功夫去看这把刀,随便看了几眼之后,就把刀子放在了一边,然后走到盒子面前,把里面的两本书取了出来。

  一本新一本旧。

  旧书是安平侯府家传的,而新书则是内宫洪德朝新录的。

  传闻抄录这种秘密文件,都是要用不识字的人去抄录,以做到严格保密。

  沈毅把两本书拿了出来,并排放在了自己的书桌上,又把盒子取了下来,放在了一边。

  然后他站在书桌面前,左右手同时翻开两本书的第一页。

  这两本书,可以说是两个版本。

  沈毅必须要尽快找出两本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他读书的天赋虽然不是特别逆天,但是能中进士,说明是极佳的,而且这会儿他不求速记,只是找两本书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虽然这部兵书内容很多,沈毅从上午翻到下午,也把两本书都给翻了一遍。

  翻完了一遍之后,沈毅才来得及从窗口把自己的午饭端来,他一边扒饭,一边看向桌子上都已经翻到末尾的两本书。

  这两本书…大体上是一样的。

  或者说,前面的部分都是一样的,但是安平侯府给的这本书,要比宫里的书厚了一些…

  约莫厚了二三十页,一共有七篇内容。

  这七篇内容,无一例外,都是讲如何北伐的!

  或者说,是当年那位赵崇赵大将军,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对于北伐的设想以及期望。

  也可能是世宗皇帝不爱看这部分内容,所以赵崇才把它写到了家传的这本书里。

  他在这本汇聚了自己的一生心血的兵书上,推演北伐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条件。

  还有种种北伐的推进策略。

  一直到死,赵大将军都在想着如何北伐,如何恢复故都。

  安平侯给沈毅书的时候,并没有摘掉这部分内容。

  可能是安平侯爷觉得,当今大陈无人能够北伐,沈毅看了这些也没有任何用处。

  合上书本,沈老爷默默深呼吸了一口气,看向了淮河方向。

  他叹了口气。

  “三代以前…”

  “赵家也是北望之人啊…”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