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旧人与新人_靖安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是因为你有个好孙儿,因此能够放心把事情交给小孩子们去做,老夫便没有你这个福分。”

  老丞相又面露愁苦之色,摇头道:“老夫家里那些个儿孙后辈,便没有一个有出息的,但凡能出一个张易安那样的人物,老夫现在闭眼也是笑着走的。”

  张易安张简,二十岁出头便中二甲进士第三十九名,实打实的高材生,不说与其他普通读书人相比,哪怕是在建康的衙内圈子里,张简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衙内了。

  “那孩子心性不定。”

  张相想起了自己的这个大孙子,也忍不住摇头。

  “将来前途如何,还很难说。”

  “至于相国的后人…”

  张敬微笑道:“听说杨家的小相公在建康很是出名,以老相国的功劳,可以让他恩荫入仕,将来说不定会继承相国的衣钵。”

  “小相公?”

  杨敬宗闷哼了一声:“那逆子每天只会在建康城里四下晃荡,招风惹雨,就他也配相公二字!”

  “提起他,老夫就觉得心中无名火起!”

  两个老家伙一边聊天,一边互相搀扶着,离开了皇城。

  就在两位宰相离开皇城的时候,一个面色白皙,模样俊俏的中年人,已经等在了甘露殿门口,他在门口等了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甘露殿的殿门终于打开,高太监从里面走了出来,上下打量了一眼门口等候的中年人,低眉道:“江都知府是罢?”

  中年人正是江都知府陈裕,闻言他连忙站了起来,对着高太监恭敬低头行礼:“回公公,下官江都知府陈裕。”

  “嗯。”

  高太监点了点头,问道:“吏部去过了没有?”

  陈裕老老实实摇头,开口道:“公公,现在吏部衙门还没有开门,下官进京之后,也不敢再见旁人,第一时间便来拜见君父了。”

  “倒是很会说话。”

  高明点了点头之后,开口道:“本来你应当先去吏部述职,述职之后再来求见陛下,不过你运气算好,陛下愿意见你了。”

  “你随咱家来罢。”

  说完,高太监扭头,背负双手,在前面带路。

  陈裕恭恭敬敬的跟在高明身后,没过多久就到了皇帝面前,高太监上前,笑着对皇帝说了一句什么。

  与此同时,陈裕也毕恭毕敬的跪在了地上,对着皇帝叩首行礼。

  听了高明的话之后,小皇帝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陈裕,然后缓缓说道:“你就是陈裕,江都知府陈裕?”

  “臣江都知府陈裕,叩见圣驾。”

  “不必多礼,起来说话罢。”

  小皇帝吩咐陈裕起身,认真打量了一遍这位江都知府,然后开口问道:“陈知府,朕有个问题要问你…”

  陈裕慌忙低头:“陛下请问,臣知无不言…”

  “去年,江都有一个叫做沈毅的士子因为文章写得好,朕便请他给宫里的邸报司写了几篇稿子,这件事情陈知府知道么?”

  皇帝说的这话,既高明也有些不太高明。

  高明之处在于可以敲山震虎,而不太高明的地方就是,皇帝不应该暴露是自己请沈毅去写邸报。

  不管是邸报司还是高明,都是很好的推脱责任的对象,皇帝实在没有理由把这种事情往自己身上揽。

  陈裕显然对于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深深低头到:“回陛下,臣…听说过一些…”

  皇帝面无表情:“在哪里听说的?”

  陈知府深呼吸了一口气,深深低头道:“陛下,事涉师长…”

  这句话就等于是直接承认是杨敬宗干的了。

  皇帝也没有废话,

  “你直说就是。”

  陈裕这才低着头,隐隐约约之间,把杨府搜罗消息的事情报告给了小皇帝。

  皇帝陛下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陈裕,然后拍了拍后者的肩膀,开口道:“好了,朕已经明白了。”

  “你刚到建康,回去歇着吧,明天记着去一趟吏部,过两天吏部忙活完了,应该会有人找你的。”

  “是。”

  陈知府恭敬告退,刚离开皇城,他坐上了自己的马车,看着车厢里提前静心准备好的礼物,面色平静。

  见完皇帝,此时该去见老师了。

  “去杨府。”

  车把式应了一声,然后回头看向陈裕,笑着说道:“老爷,建康城里姓杨的,没有一千家也有好几百家…”

  陈府尊脸色一沉,闷声道。

  “去杨相国府上。”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