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 书院话事人_靖安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下子垮了下来,他看向赵昌平,无奈的说道:“老师,我平日里就是爱开开玩笑,哪里不沉稳了?”

  “你要是足够沉稳,就应当在江都好好做你的父母官,当初去江都是你自己要去的,你到了江都才几个月时间,就耐不住性子偷摸回了建康,你如果是个寻常家世,只这一回,吏部就会记下这一笔,将来你不在县令的位置上熬个十几年都休想升迁!”

  张简苦着个脸,对着赵昌平低头道:“老师,我跟您解释过,祖母生了病,天天说要见我,母亲没办法,才给我写了信让我回来…”

  赵昌平瞥了一眼张简,淡淡的说道:“张相给你写信了未?你父亲给你写信了未?”

  他这一句话,就让张简愣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赵昌平面色平静:“陛下亲政,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人事更新,这正是用人的时候,说不定这会儿吏部关于官员的卷宗都已经送到了德庆殿里,交给陛下翻看,他要是看到你这一页,会如何想?”

  “难道会觉得你可以倚重么?”

  张简沉默不语,良久之后,对着自家老师深深作揖,低头道:“老师金玉良言,弟子受教了。”

  “罢了,你是相门出身,不懂得官场攀爬的辛苦,为师就不多苛责你了。”

  赵昌平缓缓的说道:“人生在世,难免是要有一些取舍的,至于是继续留在建康陪老夫人,还是回江都,你可以回去自己想,也可以找张相商量商量。”

  张简恭敬低头:“弟子明白了。”

  处理完张简的事情,赵昌平又看向沈毅。

  “沈毅。”

  沈毅连忙低头,开口道:“学生在。”

  “你院试既然考的很好,那么今年就不必回江都读书了,可以留在京城里继续考乡试,如果今年乡试能中,我可以举荐你去国子监读书,或者给你在建康找一个老师,你…要好生科考。”

  赵侍郎面色严肃了起来:“你那两首诗可以上达天听,说明很合陛下心意,这对你来说是莫大机遇,但是这机遇只有你考场顺利,中了进士之后才能完全把握住,你能明白么?”

  一般常规流程,中了秀才之后是要去本地县衙的县学报道入学的,但是今年是乡试年,等学政衙门给沈毅入了学册,发了身份之后,沈毅就不必急着回江都,可以直接留在建康考乡试了。

  再说了,正牌的江都县令这会儿就在沈毅面前,即便流程有什么错漏,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沈毅恭敬低头:“学生明白。”

  “嗯。”

  赵昌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转身在自己的书架上翻找了一会儿,然后找出一本古书,上面写着五个字。

  《周文定公集》

  周是姓,文定是朝廷给的谥号。

  赵侍郎走到沈毅面前,把这本书递在沈毅手上,沉声道:“这是我甘泉书院的前辈,文定公的文集,文定公也是南渡以来,咱们甘泉书院出身的第一位宰相,这本文集博大精深,今日便赠与你,你拿回去闲来无事就翻一翻,对你的学问大有裨益。”

  沈毅也听说过周文定公的事迹,当即连忙双手接过,低头道:“多谢师伯赐书。”

  赵侍郎点头,开口道:“好了,你先出去等等,我与你师兄还有几句闲话要说。”

  沈毅点头,慢慢退出了赵侍郎的书房。

  等他离开之后,赵昌平走回了自己座位上坐了下来,然后看向张简,缓缓说道:“沈毅的诗,深得圣心,他与陛下年纪相仿,一旦进入朝堂,说不定就是几十年的前程。”

  张简垂手站在赵侍郎身侧,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自家老师,问道:“老师也很看好他?”

  “要等他中了进士之后再看看。”

  赵侍郎重新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书桌上,他淡淡的说道:“为师年纪也慢慢大了,书院的下一代人里,需要有一个能主事的人。”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