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政务扩展(一)_三国袁公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上袁术一直推行的新农业政策,扬州的经济后来居上。本来按照扬州的经济发展,应该有很多人前来投靠。可惜这个年代的特殊形式,信息不通畅,教育抓在大家族手里,即便扬州日渐繁荣,愿到扬州的才俊寥寥无几,加上扬州政策的推行使扬州南部逐渐繁荣,人才缺口越来越多,更不必说即将到手的胶州的缺口。

  感到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加上现下大汉中央蒙难,中原乱局已定,各地名士与大世家的影响力逐渐下跌,对人才的控制力极低,此时袁术就有理由发布举荐令与招贤令,征召四方贤才,打着稳定地方局势的幌子,充实己方势力。

  向朗此人刚入袁术军中之事性格跳脱,年轻冲动鲁莽,但经过这几年为官,向袁涣等人学习后,眼界拓宽,开始变得稳重,所以袁术才任命他为功曹从事。当然袁术任向朗为功曹从事也是有其他目的的。

  向朗可是司马徽的学生,司马徽交由广阔,与很多名士是好友,由向朗出面征召贤才,极有可能得到这些名士学生们的认同。

  向朗接到袁术的政令后,依着袁术的目的,经过细致考虑,终于制定出了扬州的人才政策。首先是人才的选拔机制,除却举荐一途外,增设考举部。考举部每个县都设立,专门收拢那些自任有才能但达不到举孝廉标准的人投书备案。每个读书人都可投书,投书每三月一评,由该部门当场考举,考举通过后进行新一轮的专业测试,测试过后就是举荐。这些人必须获得一地至少5个族老的评价与担保才能正式入职,当然这些人任职的也只能是郡县小吏与举孝廉的人有天壤之别的待遇,另外投书考举了就不能举孝廉,这样便封住了世家的口,也避免了世家的垄断。

  除却对治下实行靠查举并行的人才措施外,向朗为外州才子增设了招贤馆。招贤馆的做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宣传扬州的人才招聘信息,吸引那些外州已经是孝廉,但未能获得官职的才俊到扬州为官,待遇与扬州孝廉相同;第二个就是吸引那些外州贤才到扬州进行考举,当然这些贤才与扬州本地人不同,他们考举后不满意的还可以回本州等待孝廉举荐。

  说起来看着似乎外州才子在人才战略上比较占优势,但是其实不然。扬州子弟考举后除非自我要求,都能在扬州为官,外州子弟除了特别优秀之人则必须前往扬州南部与胶州等地。

  向朗的这套人才策略对当下的扬州来说已经非常之好了。这种举荐与考举并行的策略即可避免敌方细作打入扬州行政阶级,刷掉那些有名无实之人外,还能缓解世家子弟与寒门士子的冲突关系,而且能够逐渐降低扬州对世家的依赖,等以后底层的寒门士子成长起来后,打破世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