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5章 扬州武备_三国袁公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好的搅棍不断翻搅铁水,让铁水起渣。

  不断的冶炼翻搅与投料,然后是时时刻刻的取样检验硬度韧性查看,第三天午时,终于第一炉铁炼成。当打开高炉出水测特制的塞子后,红彤彤的铁水立即流出来,流到预备好的模具中形成铁锭。等铁水流完之后,即刻有人穿上防护服上到高炉避口把炉渣一点点捞出来。

  整个炼铁时间持续五日有余,得到的是一吨多一些的铁锭。这些铁锭中只有不足五分之一的满足钢的标准,其余都是铸铁。

  为什么一炉出来的却是材质不一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太过落后,搅拌极不均匀,导致炉内各部分之间的元素调配不一,按正常标准来说袁术所炼第一炉铁就是炼废了,可对于东汉,这可是了不得的成就。

  炼出了铁,袁术麾下的工匠与将军们都很高兴。一部分人开始扩建高炉,一部分人则开始摸索炼钢的工艺。

  至于袁术打造武器所用的合金钢则是计算好量后把软锰矿扔进高碳钢水中,使得锰溶入钢水,最后放出来的时候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全程全靠运气,好的时候出一炉成分不明但性能不错的钢,坏的时候全部炼废,只能拿去当农具使用。

  这种碰运气似的做法虽然太过奢侈,但好在经过十几炉的报废失败,陆续开始有不同种类的锰钢出现,大约产量就是炼五炉有一炉可用。袁术便挑选那些硬度和韧性都一流的锰钢用来铸造武器。

  炼废的锰钢就打造成农具发放给州中的农民,用来增强农业发展。当然袁术可不怕这些废钢流出,因为炼废的合金是很难提高性能的,这在21世纪都是老大难问题别说生产能力落后的东汉了。

  经过一年多的初期摸索。袁术的炼钢成果可以说是成绩斐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袁术的扬州年产钢铁就达到了1000多吨,合金钢则只有100来吨,其余的铸铁废钢等则有6000多吨,本来还可以再提高,可惜工人数量一直不够,加上原材料的开采也是问题,所以袁术也没有过多强求。

  仅扬州一州的钢产量就比得上全大汉的总产,这种技术上的领先,使袁术的麾下军队成为了武器最精良的部队。同样,因为产出的铸铁外卖,扬州的财政年年攀高,整个扬州经济繁荣无比。

  三国袁公路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