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二章 猎虎_名侦探夏贵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横征暴敛,贪婪无道……可以说,当时但凡有良知的将臣,都起过反意。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封氏皇族早已无可救药,不如索性推翻了另择贤明,方是救国之道。

  “秦公同我说,他不怕同北燕战,只怕同北燕久战。每多养十万大军一日,朝廷就敢饿死一千个百姓……他说,为将士者,不能守卫万民,反而坐看生灵涂炭,执戈何用?”

  “乐相不曾劝秦公反了?”这话本不该说,可封琰也是经历过那个乱世的人,封氏皇族的荒唐他比谁都清楚。

  “秦公已七十有二,风烛残年,便是反了又能如何,十万啸云军自是死忠,可内战打起来,谁去守帝江关?”

  乐修篁自嘲一笑:“我们两个老者喝了半夜的冷酒,好似个不得志的愚钝秀才一般,一筹莫展,末了,听那酒馆里没生意的说书人唱了一段前越秦楚的历朝旧事,便想……罢了,该是到王朝更迭的时候了。”

  言下之意,外有北燕虎视眈眈,内有三王作乱、昏君祸国……大魏已无可救药,秦公那时便已心灰意冷,决定开关放北燕南下,接受亡国的事实。

  “不管陛下信不信,那封密信,是秦公手书,兵符也是真的……可以说,那便是秦公的绝笔书。”乐修篁叹道。

  封琰默然。

  秦公是寻死,听起来是再合适不过的解释了。

  他一死,十万啸云军认定是昏君和藩王逼死忠烈,那样的朝廷已不值得效忠,开帝江关放北燕大军南下,来个改朝换代,也是破罐子破摔的结果。

  合理,很合理。

  这也就解释了,乐修篁为何在未事发之前,对秦不语是保护的态度。

  他本就知道秦公是无奈为之的,可叛国就是叛国。

  如果这就是真相,那秦家到底还是叛国了。

  “事情便是如此,陛下可还要其他的解释?”

  见封琰似乎默认了,乐修篁叉手一礼,正要离开时,却闻他笑了一下。

  “乐相,你亲眼见过兵灾吗?”

  乐修篁顿住了步子,看向封琰。

  “北燕借着鞑子的势起家,军队颇有鞑子的习惯,每攻打下一个地盘,便要抢掠财物妇孺,成年男子遇到就杀光,耳朵还要割下来点数,可以说所过之处乃人间炼狱。”

  “乐相字字句句,皆是乱世人之无奈,若放在当朝讲,众卿必会泣涕慨叹……然乐相忘了,我亦是沙场开国之辈。”

  封琰眼底宛如烧着一团带着硝烟的血火。

  “我若是秦公,只要有半分良知,哪怕杀至最后一人一马,血涂帝江关,也断不会放任中原百姓任敌国鱼肉!”

  乐修篁面上的沧桑似乎消失了,他像是一具骸骨一样,漠然地看着封琰。

  “可陛下,”他微微仰头,隐约带着讽刺地、慢慢回道,“您……没有选择,而臣给陛下的路,永远是对的。”

  这是独属于一个权相的傲慢,他笃定君王并不晓得真相。

  “臣知道陛下在想什么,杀我……太简单了,可这样不好。”

  “臣不应该死在宫里,这样有碍于朝廷的名声……最好,是……”

  乐修篁脸上露出思考的神情,很快他为自己搫划了一个死局,开怀地说道:

  “对,最好是陛下遇到难以铲除的奸佞时,就让我被他构陷而死,等到利用完他时,再平反处置了他。”

  “千秋盛世,是要拿圣人的命来填的。”

  最后一丝夕照的光从琉璃窗上缓缓收束、消失,乐修篁,这位大魏权相的面容终于彻底沉浸在黑暗里。

  ……直到他身后照来了一束光。

  夏洛荻踏入殿中,眉睫上还沾着随着黑夜降临的霜雪,她的手指冻得发红,指尖却是握得死白。

  “老师。”

  她口中随着白气咬牙切齿地说出这两个字。

  “如果成圣是非人之道,那你确实做到了……若这桩叛国案里真的有叛徒,那唯一的叛徒,就是你。”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