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二章 弹劾的技巧_名侦探夏贵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了。

  不愧是乐府门下双智、阴阳怪气大师、本朝拱火王。

  众人叹服不已,闻人清钟方向酒水,飨足之后,见他们奋力做笔记,又补充道:

  “当然,如果陛下色令智昏了,以上我说的都没用,大家还是准备散伙饭为上。”

  “……”

  ……

  席间,德妃见闻人清钟一来,立刻成了一个小集团的焦点,好奇不已:“祖父,这群大臣都挤在那边说什么说得那般热火朝天?”

  ……想都不用想,他必在说本部堂的坏话。

  夏洛荻都懒得搭理闻人清钟那边,目光投注在末席处。

  刚刚那乐朗前倨后恭,反倒吃了个奚落,一时面子上十分挂不住,正阴沉着脸在角落里饮酒,不知在说些什么。

  不一会儿,似是他旁边同席的举子出言讥讽了他两句,这乐朗便暴怒起来,几欲动手,但旁边的友人劝他看看场合,他忍了一阵,便拂袖离席。

  又喝了半刻的酒,李太师半醺中起身:“诸位今日来老夫与几位阁老的美髯社,焉能不游园赏玩?若有雅兴者,便随老夫去府中一游。”

  李太师德高望重,他一发话,除了少数不胜酒力者,大多数人便拱手起身,一时间乌压压一片,连同德妃在内,一并往李府后花园走去。

  太师府李家的园子是炀陵盛景之一,品味高古,厅榭有致,山水为一体,花草共一色,廊腰缦回者,一步一景,可谓放目皆诗画。

  待游到一处“舞雩亭”时,众人停下步子,有第一次来的人对这清雅的亭中,供了一尊关公像的情形十分好奇。

  “太师,为何此地有尊关公像?”

  按他们的印象,这般风雅的园子,供些竹林七贤、玄女飞天岂不是更美。

  李太师哈哈一笑,捋须道:“正要说起这美髯社立社之地,不知诸位阁老还记得当时为何要供此关公?”

  “岂能不记得,彼时我等席间谈及美髯社需立个神像,好让人也晓得我等追逐之志。于是大家便谈起古今胡须最美者,有人说,而夏大人却说,既称美髯,倒不如索性供关公。”

  “我等原先也觉得不妥,夏大人便说,百姓岂知那些文人高古,若让他们能识须髯之美,争不如便立的关公在此。”

  “说来有趣,我们一帮文臣老骨头,竟供得是武圣帝君,却也是一出逸事。”

  后面靠在栏杆边看风景的闻人清钟听了,笑道:“诸位阁老有所不知,夏大人虽侃侃而谈,但她的胡子乃是她落发所制,若不是她供需平衡,家里还有夫人可供发源,她早就不是美髯社的人了。”

  李太师一脸不悦地怼回去:“但精神可嘉,谁像尔等,成日里面白无须、自以为风流倜傥,不端重。”

  “太师教训得是。”

  闻人清钟笑了笑没多在意,继续跟着李太师游玩,待下了亭子,走到湖边喂金鲤鱼时,他忽而目光微动,瞥见远处的假山口,一个身形颀长的、内监打扮的人站在那处,因那内监是背对这他的,也瞧不清生作何等样貌。

  ……好生眼熟。

  正要换个地方瞧个清楚,却见那内监一拧身离开了他的视线。

  而不一会儿,舞雩亭上忽起争执之声,却被前面的松树挡住看不清,须臾之后,一个白衣身影从高高的亭上大叫一声,翻过栏杆,跌落下来,重重摔在假山之下。

  “来人吶!来人吶!”

  众人忙前往观视,只见从亭子上跌落的正是那席间大放厥词的狂生乐朗,而此时此刻,他摔得头破血流,虽未死,但臂骨外折,显然是摔断了。

  乐朗痛得不住呻-吟,声嘶力竭道:“有人……害我!”

  言罢,他便昏死了过去。

  “手……”有人刚说了一个字便捂起来嘴。

  明年就要参加春闱了,伤在其他处还好说,这个当口将手摔断了,至少明年的官途多半是没了。

  “快找大夫来诊治!”李太师当机立断,“抬去书房!”

  “稍等。”闻人清钟上前去,检视了一阵,从乐朗紧握的手里夹出一片破碎的衣料,向众人、尤其是德妃出示了一下,“娘娘,臣记得这是宫里内监的衣料吧,可否看一看您身边的宫人?”

  德妃一扭头,脸色黑了下来。

  夏洛荻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了。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