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章 作坊百态(一)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百家姓》,《千字文》亦是同样如此?”

  潘阳满脸通红,羞赫无比:“却是我不努力,没有背诵完整······”说不下去了,自己都觉得臊的慌。

  庞山民以手指潘阳:“你·····你·······”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黄辅修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肯定是潘阳在遮掩什么。

  二人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窗户外总有孩童在听课。庞山民与黄辅修皆听过潘阳给学子们的授课,所以也学会了在课堂上对众学子提问。

  当有学子回答不上来问题时,窗外就会传来吃吃的笑声,甚至于抢答。二人在听潘阳讲课时就发现了这个事情。

  潘阳解释说,窗外的孩童既有求学之意,便允许他们旁听,这也是一种与人为善。因此,庞山民与黄辅修在授课时,也没有驱赶窗外的孩童。

  有窗外听课的孩童回家对父母言说,新来的先生授课,不如潘先生讲的有趣,课堂上不讲成语故事,甚是无趣。父母听罢,一顿竹蔑片抽的孩子鸡飞狗跳,从此不敢回家胡说八道。

  先生允许你窗外听课,已是天大的恩德,尚敢以德报怨,不吃一顿竹片炒肉是天理难容。

  才授课没有多长时间庞山民就发现,他所教授的那个班级的学子,思路极为开阔。对他教授的《春秋》或《论语》乃至于《诗经》,常常能提出许多问题。

  虽然可以看出是对学问的不理解,然提出问题角度之开阔,常令他需要仔细思考方解答妥当。庞山民是真想不明白:三年来,潘阳如何教授这样一群学子的?

  看着自家的三娃子就着昏黄的豆油灯,于矮几前向竹简上书写,刘蔑刀打心眼里欢喜,拿起根竹签小心地拨了拨灯捻,让灯光亮一些。

  三娃在给竹简编号,如此竹简家中已有不少,都是娃给记的账目,大多已编组成册。

  三娃说了,先生正在教授四柱清册法,不适合用竹简记账,须使用纸簿记账。刘蔑匠搞不懂,全依娃的做法便好。

  刘蔑匠有些心疼,记个流水账要用纸造纸作坊产出的白纸,该是多奢侈的一件事。然倒头一想心中便顺遂了,作坊中的账目清晰了,任何地方省出一些便足够记账用的纸张用度。

  往年家中若无要紧事情,即便天黑亦是不点灯的,自从三娃去了学堂,自家点灯的次数便多了起来,有时是记账,更多的时候是三娃在温书。大抵是家中日子比先前好过了许多。

  “三娃,早生歇息哩,莫害了眼睛。”娃他娘时常过来催促早点歇息,生怕孩子的眼睛熬坏了,她总是说人眼中水是有数的,年轻时用的多了,老来便不够用。

  “要不先歇息,明日再记?”刘蔑刀用商量的口吻对孩子说,多少有些巴结。他对婆娘的说法深以为然,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