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离开_四合院:从聋老太太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家人都拖到八点之后才起床,磨蹭到十点多,小丫头精神来了开始一个个的喊人,今天要去逛庙会。把昨天的剩菜馏了一下,又下了点冻上的饺子,在小丫头的催促下,大家穿上衣服出发了。

  周叔带着婶儿还有小丫头骑摩托车,老姐自己骑一辆自行车,老二则带着小卫骑另外一辆。一路上小丫头咋咋呼呼的直乐呵,因为之前不是婶儿就是姐接送小丫头,周叔还是第一次骑车带她。

  一家人来到前门西大街,找了个自行车寄放点把车放好,一辆两分钱的存车费。给了三张类似于车票的小纸片,被婶子收了起来,能报销。周叔牵着小丫头,婶子和老姐挽着手,小卫和老二被放养了。拐进南新华街,各种摊位一个挨一个,向南望去,一眼望不到边。这是厂甸庙会,应该是京都规模最大、京味儿最浓的庙会。看着里面摩肩接踵的人们,小丫头扬着小手拉着周叔就扑进了人流。

  厂甸庙会不同于其他庙会在于有很多书籍古玩、字画文具,路两边卖的字画、扇面说不定几十年后就能换套房,所以便有了“文市”之称。不过庙会嘛,特色小吃、传统工艺、儿童玩具、日用百货、娱乐表演也是少不了的,无论男女老少总能在此寻摸到自己的乐趣。

  要说最吸引小孩子的就数那插着一米多长糖球的糖葫芦摊,不少小孩都眼巴巴的朝那望着。不过那几串最大一般没啥人买,小鬼们都是买的山里红项链,挂在脖子上能秃噜到地。往里走,一家家摊位上摆滿了玩艺儿:抖起来嗡嗡作响空竹、抽在地上滴溜乱转的嘎嘎、吹起来“噗噗”作响的扑扑灯儿还有吱呀吱呀转的风车等等。

  大家买了几串大糖葫芦,小丫头站在一家捏面人的摊位前,看那面团在摊主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不一会一个八戒就脱手而成。此外,还有捏好了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里的人物栩栩如生的杵在那,本来想给丫头买个八戒的,没遂了愿,买了个嫦娥。

  走了还没有半路,小丫头一手面人一手糖葫芦,周叔手里也攥着个4个轮子的风车,老二手里提了一把木质的关公刀,脑袋上还戴了个关公的花脸,现在的面具是多层马粪纸压成的,上面再涂上油彩。来到一所小学校里,这地原来是个大庙,里面有个大戏台,庙会期间这里就成了表演的舞台。高跷、太平鼓、小车会、五虎棍……都是京都天桥老艺人在厂甸表演的绝活。还有个穿着黑色长袍表演魔术的,翻一个跟斗从怀里掏出个燃烧着的火盆,又翻了跟斗托出一个鱼缸,里面还有两只金鱼在游动。

  看了会耍把戏的,一家人又去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