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6章 京城风起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战胜的战功。恰在刺杀,有人居然谋逆行刺太子,人们的情绪必然被点燃。

  这次行刺背后是谁,谁也不敢乱说。太子遇刺,受益最大的人是谁?受到影响最大的人又是谁?这种逆推思维,自然有不少人在猜测,但都不敢说出口。

  亲王府好几家,二亲王府和五亲王府之前对太子府一系就是排斥和打压的,可这一次,刘佩、刘景和刘伟等人,都态度鲜明地站出来,表明了各自的立场。

  经过一晚的追索,刺杀案背后指使者确实毫无行迹暴露,在左丞相府朱子善的引导下,将这起刺杀行动引向北地鞑子的卧底。这些人受到鞑子的指使,要除掉太子刘静,消除文朝对鞑子的抵抗力量。

  这样的引导,对于京都人们的情感而言,是非常容易接受,也将人们的仇恨转向外敌。如此,方方面面对这样的结果,还是认可的,也是对文朝最为有利的答案。

  明面上的东西很快处理好,让朱子善自己都有些自得。回到府中,见小儿子朱成章在门口迎着,多少有些不满。幺儿朱成章在京都惹祸,那是他有意如此,也故意让幺儿与刘世博在一起的,这是一种自污,同时,也是对亲王府那边的一种投资。

  如今,京都局势难测,对于文昭帝之后大宝谁来传承,当真不好判断。朱子善对于那位时常隐藏在深宫的老帝皇,心中是发虚的。

  这一次对太子刘静的刺杀,是亲王府那边隐忍不住,想在杨盛文抵达京都之前破局,还是真另有其人?

  如果说这件事是文昭帝在背后主导,或者说是太子刘静自导自演的一幕大戏,朱子善都觉得是可能的。

  刺杀只要不成功,那整个局面就复杂起来,而最为有利的,反而是太子府。对于亲王府来说,如今唯有努力洗清自身,自证清白,才消除负面的影响。

  左丞相府将矛头指向北地鞑子,引导人们的仇恨和注意力,也是放缓文朝内部自身的矛盾和冲突,对方方面面都是有利的。

  至于刺杀案的真实情况,对外人而言已经不是重要的,真相并不重要,如何在这一变局中得到有利因素才是关键的。

  对左丞相府而言,杨盛文被召回京都,不论文昭帝是什么打算,都是不利的。而且,左丞相府这边还不能有负面的表现,否则,会让京都不少人抨击的目标。

  “父亲。”朱成章显得很恭顺。

  朱子善一点头,随后去书房。朱成章跟在身后,进了书房,给朱子善倒茶,端上,才说,“父亲,就这样让杨家回京?这么便宜杨家?”

  朱子善有些不满地看一眼幺儿,“杨家回京是必然的,要不然,皇上怎么会一直留着右丞相府?在外面可不能乱说,惹人非议。”

  “杨家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一直不安好心。”朱成章说,“父亲你是知道的,杨继业一直与蛮族勾结,拥兵自重,心存异志,就该揭穿杨家的假面,让世人都看穿他们一家的虚伪,令人憎恶的面目。”

  朱子善自然明白幺儿与杨继业之间的仇怨,如今,杨家返回京都,杨继业势必也会回京,两家之争,势在必然。

  仅凭自家幺儿,可能不是杨继业的对手,但联手皇孙刘世博,谁才能笑到最后?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