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丹书铁券_我当方士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语的说。“这难道就是天下公道的意思?!”

  “对啊,九龙公道杯是寓意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徐达折断三支箭形同交出天下,知足者水存所以朱元璋诛杀那么多功臣唯独没杀徐达。”越千玲眼睛一亮很欣喜的说。“而徐达在这莫愁湖一时失态忘了君臣之间的底线,不但骄矜摆下万岁局,而且还接受了莫愁湖和胜棋楼,贪心者水尽……朱元璋对他的信任也到此为止了,这就是天下公道的真正意思。”

  到现在我们算是真正解开两句对联和横批的含义,可是我还是不明白朱元璋既然是想留明十四陵的线索,怎么会牵扯到徐达身上,对徐达信任与否又和明十四陵有什么关系?

  “如果按照你们这么说,我还是有件事不明白。”萧连山一本正经的样子。

  “什么事你不明白?”我喝了一口水问。

  “朱元璋诛杀忠臣是因为对他们不放心,既然徐达在莫愁湖赢了棋,输了信任,可为什么朱元璋到最后都没杀他呢?”

  “对啊,封赏莫愁湖给徐达的时候,还没肃清胡惟庸和蓝玉,如果朱元璋已对徐达起了杀心,为什么在后来的胡蓝之狱里并没牵连徐达呢?”越千玲也大为不解的问。

  “这个我也想不明白,朱元璋留下线索是让后世帝王明白,徐达是可以杀,但他却没有杀,至于为什么没杀徐达的原因,或许才是明十四陵真正的线索!”我想了想很冷静的说。

  “这个徐达还真是命大啊,都这样了朱元璋也没杀他,就他这样就是有免死金牌也保不住啊。”萧连山淡淡一笑说。

  “你还别说,徐达还真有免死金牌。”越千玲喝了一口水回答。

  “徐达有免死金牌?”萧连山好奇的问。

  “明史里记载,洪武二年朱元璋封功臣,定制丹书铁券,其制如瓦,就是说样子像明代的瓦片。”越千玲毕竟是学考古的,对明史看来相当熟悉。“我记的原文是这样说的:外刻履历、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镌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焉。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

  “别文绉绉的,你还是简单点告诉我,这后面几句是什么意思。”萧连山问。

  “就是说,丹书铁券的反面铭刻个人生平和功勋,正面铭刻赦免的次数,字体是用纯金漆刻,一共准备了九十七副,分左右两边,左边给有功之臣,右边存在内府,如果需要用的时候,两者合在一起,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赏功臣,一共三十四赐丹书铁券。”越千玲心平气和的给萧连山解释。

  “徐达真有免死金牌!”萧连山很意外的瞪大眼睛。

  “他不光是有,而且免死两次,儿子还能免死一次。”越千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