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宇宙社会学_深空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制度没什么两样了

  “肖恩教授,这里面还有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做。”

  “王宇凡,具体的政治宣传人员筛选工作就由你们负责。”

  宣传部的肖恩、王宇凡等人也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不可能一两天就能形成,需要常年的累积。

  没有那么多空洞的标语,也没有高大上的政治宣言,宣传部打出了“一个大家庭”的口号,他们想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让大家不要排斥公有制度。

  五万人就应该像一个温馨的家庭一般,各取所需,各尽其职使用共有的生活资源,完全不用那么忌讳,就像那一次末日晚宴一样。

  打个简单的比方,夫妻两人烧了一锅饭,分量稍微少了点。妻子先装饭,看到分量没烧够就故意少装点,剩下的留给了丈夫。虽然没吃很饱,但大家都还算满意。

  现在,又多了一个人,3个,夫妻两人再加一个儿子,又烧了一锅饭。儿子处于生长期,所以特地多给他装点,然后夫妻两人把剩下地饭分着吃了,大家都没饿着。这个分配方式也还不错,大家心里也不会有什么介意。

  然后再多一个人,4个人,再烧一锅饭,为了减少矛盾,饭的总量将会增加。

  4个人而已,这个家庭总能找到一种不错的分配方式

  以此类推,只要这锅“饭”的分量足够,就算是五万人的大家庭也能找到合理的分配方式,而且人们心中不会有太多别扭。

  但这一点非常困难,需要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也需要长时间的默契配合

  趁热打铁,在社会实验的过程中,幼儿园等相关教育机构也开始依次部署。这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已有半年多的时间,教材的编写、教师的筛选以及相关培训工作也接近尾声。

  年龄最大的孩子,是时候上幼儿园了

  孩子是一个文明的延续,而教育扮演着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

  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直立行走和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所有这些,都是后天社会实践和教育的产物。

  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这个年龄阶段,对人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这段时间会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1920年,在印度的米德纳波尔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

  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

  这就是“狼孩”,婴儿长期与狼生活在一起,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就是一匹狼,他们生活方式和狼没什么两样。就算回归人类社会,接受心理辅导,也很难恢复正常。

  这也证实了人类婴儿的可塑性。如果一个人类婴儿给动物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