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红色子弟兵赵夜明_我的芳华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是合理,抛开相关疗效不说,但这些保健品能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至少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开始逐渐提升,从“生存”下来,逐渐向“生活”下来转变了。

  保健品恰逢其时的出现,一举获得了青睐。

  1994年的保健品市场大约有50个亿的产值,这比当时的长虹和海尔加起来的收入还高几倍······

  当然了,这些保健品的营销模式就是简单粗暴,一昧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就连熊白洲老家的猪圈和墙壁上都被刷满了广告。

  说起来,这些广告商在农村的营销方式十几年以来都是如出一撤,不管是当初的保健品时代,还是后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猪圈和墙壁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宣传阵地。

  经济模式变了,墙没变,猪圈也没变······

  赵夜明也是其中一家保健品公司的老总,不过他这个老总,与之前那些白手起来的保健品大佬不太一样,他是靠家里关系撑起来的,纯正的红色子弟兵。

  所以赵夜明创办的“曙光保健品公司”利润并不怎么样。

  一是能力有关,赵夜明就算有家里撑腰,但现在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对公司决策者的素质要求很高,一个不慎就是满盘皆输,所以为什么美的厉害,因为它从没犯过错误;

  二呢,是保健品市场的全部产值也就是50亿了,再多也不可能,因为这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

  90年代中后期,影碟机时代动辄上千亿的市场份额,手机时代也经常是过万亿的销售量,保健品和这些不是一个量级的。

  所以,不管前期赚的再多,只要后期没有积极转型的保健品公司,逐渐会被市场所遗忘。

  如何转型,自然是从高密度宣传下成功的保健品公司,向真正做实业的医药公司转型了。

  这一点现在还没人意识到,毕竟现在的保健品产业还是站着就能捞钱,还没到阵痛的时候。赵夜明虽然赚的少,但一年下来过百万的利润还是有的,后来当曙光保健品公司倒闭后,赵夜明又当上一所国企制药厂的厂长,经常上电视谈话节目,熊白洲才认识他的。

  根据印象,赵夜明积极推动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这说明对社会还是有着贡献的。

  不过,他就是下午那对被救母女的亲戚,甚至还是姐弟,还是舅甥?

  熊白洲突然醒悟过来:

  为什么一个车祸现场,能有处级干部去现场勘察;

  为什么能这么快锁定自己的位置,要知道这个时代是没有“天眼”的,想定位一个人有很大困难。

  “还是赵总真的厉害,这么快就能找到我?”熊白洲由衷的敬佩他们的关系网。

  “我是没办法,还是找了叶荣权帮忙,才最终确定你进了这家公司”

  美的公司的接待室,赵夜明详细的解释了自己过来的原因。

  下午熊白洲舍命救下的,居然真的是赵夜明的姐姐一家,不过熊白洲做好事不留姓名,不辞而别,赵夜明姐姐察觉后,激动的勒令同样在粤东开拓市场的赵夜明找到熊白洲。

  “我姐一定要当面感谢你,你两次下水救人,我们家欠你两条人命”,赵夜明认真的说道。

  “当时那种情况,谁都会救,我只是脱衣服快一点而已”,熊白洲依然很谦虚。

  “不过”,熊白洲话音一转,颇为遗憾的说道:“只是没有把你姐夫也及时救上来”。

  “你已经尽力了,再说徐继盛死了,也是他自己喝酒开车的原因,怪不得别人,还差点害死我姐”,赵夜明面无表情。

  徐继盛看样就是他姐夫了,也是下午遇难那个男人,不过看赵夜明不以为意的表情——

  豪门贵族里面,也一样有利益纠葛啊。

  百度搜索我的芳华年代天涯或我的芳华年代天涯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