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技术至上的顽固者_我的芳华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卡要”都是一套流程,难得有主动提出节省的“甲方”,所以他对熊白洲的好感增加了不少。

  另外,姜万孟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耀武扬威的陈庆云和盛元青,当熊白洲认真谈话时这两人就静悄悄的坐在沙发上,困了也只是简单的眯一下眼睛。

  姜万孟有点佩服的对熊白洲说道:“熊经理,你能让猛士服帖,实在是厉害。”

  熊白洲笑笑不吱声,如果姜万孟能有一套正确的驭下方法,万燕也走不到那一步。

  其实,刚在在商谈合同细则时,熊白洲就发现了姜万孟性格里的缺点,他有着科研工作者的细致和周密,但对小问题过于纠缠。

  当大方向错了,就算细节处理的再好,也必然是失败结局啊。

  佛说“六根不净,输的干净”,对姜万孟尤其适用。

  万燕的食堂伙食还不错,不过吃到一半时,熊白洲指着排队的两拨人说道:“怎么你们公司还搞分批次吃饭吗?”

  原来,万燕的科研部门有单独的排队窗口,而销售、财务等部门工在另一个窗口,姜万孟笑着解释道:“做技术的比较辛苦,所以他们补贴要高一点,其他部门就不能享受这个待遇了。”

  熊白洲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这是个根深蒂固的“技术至上”狂热者。

  吃完饭,姜万孟带着熊白洲参观了一下万燕公司。

  一圈走下来,还是一样的问题,科研部门占据着整个工厂的风水宝地,其他部门紧巴巴的凑在一个仓库改造的办公楼。

  “姜经理对以后万燕的规划是怎么样的?”熊白洲好像在闲谈。

  姜万孟想了想,认真答道:“继续加大产品科研的投入,争取降低芯片的生产成本。”

  熊白洲点点头,这是个不出所料的答案,又问道:“万燕在科研和营销的投入比例是多少?”这个问题好像涉及到万燕的公司机密,但熊白洲还是忍不住想亲自问一问姜万孟本人。

  “大概8比1吧”,姜万孟也没有隐藏。

  “姜总有没有想过调整一下这个比例,增大营销的投入”,因为上午的合作谈的还算愉快,熊白洲就稍微点拨下。

  “这倒不必,欧美的一些企业,科研投入比例要更高”,姜万孟非常坚持。

  熊白洲对这个比例很不看好,欧美企业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最终要靠产品质量决定胜负,但现在国内的市场还非常轻浮,不能盲目的学习欧美经验。

  1996年有个VCD企业,营销广告和技术研究投入比例是,这是个几乎不做科研的企业,但很会利用市场,它叫爱多。

  既然姜万孟坚持己见,熊白洲也不会再多劝了。

  走到门口的时候熊白洲提出告辞,老姜觉得合同里占了不少好处,仍然有点不好意思:“不然我下午带你们在庐州转一转吧”。

  “不用,姜经理是个大忙人,明天上午我们再过来,到时你们车、VCD和技术人员都准备好”,熊白洲觉得和姜万孟聊不到一起,拒绝了这个向导。

  下午,熊白洲带着两个辍学少年在中科大里逛了逛,希望他们能感受一下这座名校的氛围,可惜这两人体会不到熊政委的苦心。

  晚上吃完饭,熊白洲单独在前面散步,盛元青和陈庆云在后面跟着,正以为今天就要这样结束时,有个声音很突兀的传来:“这位小弟,想赚大钱吗,这边有好点子······”

  百度搜索我的芳华年代天涯或我的芳华年代天涯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