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没有结果的收购(求订阅)_情满四合院之许大茂精彩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的仅仅五六个人。

  如修鞋厂,墩布厂。

  说是厂子,比那些小手工作坊高贵不到什么地方去。

  六个人的修鞋厂,日修鞋六双,合计收入不到一毛钱,六个人的日工资六元,等于赔了五块九毛钱。

  很多厂子虽然还在进行着生产,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员工的工资已经拖欠了很久。

  如墩布厂,十个人日生产墩布五把,总售价五毛钱,愣是一把墩布卖不出去,相当于一天要赔本二十块钱。

  这些都是情况还算可以的企业。

  许大茂还看到了两家企业,除了房子什么都没有了,里面的那些生产设施据说在风潮期间被当做敌国物质给予了破坏继而不知了踪影。

  而几乎百分之百的企业,都存在大量的债务,还是那种极其不好计算的三角债务。

  他粗略的算了算,光是这些厂子欠工人的工资款就高达九万!

  要是把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债算上,这个数字起码还要再翻一倍。

  看完这些,许大茂对于街道的状况又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乱。

  真他M的乱。

  当然了。

  以后世眼光来分析看待,这些企业也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企业下面的地皮会在二十多年后暴涨。

  问题是那是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后的事情。

  你现在将其霸占也不顶用。

  经济、产业这些方方面面是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挂钩的。

  就比如在电话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你轰轰烈烈的搞这个电脑生产,搞这个互联网生产,结果就是你赔的裤衩子都得卖掉。

  七八个企业里面也不是没有盈利的企业。

  盈利的企业有两个,排在首位的街道商店,后面就是街道食堂,专门卖饺子的。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风潮期间。

  这两家企业依旧照常营业。

  就算闹风潮,你也不能不吃饭吧。

  商店,你想也不想。至于修鞋厂、墩布厂。白给许大茂,许大茂也不会要,别说地皮值钱,那都是几十年后的后话。

  许大茂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他比较倾向于奶品厂。

  第二街道奶品厂。

  内有二十二位员工,负责送奶等相关业务,去年亏损三千七百元,主要是人工工资费用及招待费用。

  如果可以将奶品厂收归许大茂麾下,许大茂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做大做强第二街道奶品厂,就如后世的伊利,便是从一家小小的奶品厂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奶制品企业。

  许大茂轻轻的将资料合上,看着一脸紧张兮兮瞅着自己的街道主任。

  这个主任名字叫做周建国,许大茂不认识,他认识的那个前主任因为秦淮茹的牵连进去了。

  对于周建国的紧张,许大茂表示理解,刚才来的路上,还看到有街道企业员工因为长时间不发薪水,在偷拆设备换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