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章 捡到的脑袋与真实自我的哲学思辨_果核启示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所以最终战胜携带碳基身体共同行动的外机甲技术而成为主流,不止是因为其不需要内置生态循环系统而带来的更少能量与资源的耗费,更关键的是因为它对于碳基身体更极端的保护。

  固然在原生人类主义者眼中,唯有以碳基身体行走于这片大地,并感受的活着才叫活着。

  但对于果核的实情是:

  即使虚拟生育技术成熟,每个婴儿的产生仍需要耗费海量资源。

  每个人类依旧是人类文明延续中很难复制的宝贵财富。

  一方面相对于营养仓内沉睡仅保持脑活跃来说,碳基身体保持正常活动所必须的肌体代谢终将为生命带来不可逆的伤害,从而迎来衰老死亡等必然结果,这是是不可接受的;

  另一方面,用碳基身体活跃在任何外界环境中,一旦遭遇外装甲破损死亡是必然的结局。

  相对而言使用探索者技术的便利性就在于:

  如果探索者机体遭遇危险,损失的不会是生命,而仅仅是一具可以再造的钢铁机体而已。与之矛盾的是:

  相对于外装甲技术无处不可去的便利性,探索者机体能活跃的区域却永远只局限于果核通讯信号能够覆盖的范围。

  而且随着活动位置与信号源的距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反应延迟。

  但如果带上内置碳基身体的营养仓活动,探索者机体相对于外装甲技术的优势又不复存在。

  在这个前提下,出于技术层面与外机甲技术的竞争关系考虑,探索者机体的发展与研究中出现了最重要的决定性衍生技术:

  生物思维的程序程式的互换技术。

  带着回归现实的深切渴望,在人们尚未意识到其危险性的前提下,研究人员们初步实现了生物大脑内信息与电子机械数据的完整转化。

  人类从那个时候起,具备了脱离碳基身体的可能,这也为后来的尊严战争埋下了伏笔。

  通过这项技术,人类可以脱离通讯讯号,以探索者机体这个另一个自我,而非另一个身体行动。

  在以技术主导的课题项目组前期的实验中,这样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然而,在最高评议会最终的决策会议中,有人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危险。

  “且不谈其中法律意义的自我财产所属相关的问题,这其中伦理冲突的危险性不得不让我们警惕。”

  “试想一下,你所以为自己是自己的那份意识,如果被复制成双份。”

  “那么在无法分辨哪一份是原样本的前提下,到底哪一份是你?”

  “如果可以认定原样本,那么复制出来的另一份,究竟算是什么?”

  “他保留着你所有过往的记忆所有思考的习惯所有经历的情绪。”

  “等同于一个失去了一切,甚至自己都不能是自己的你。”

  “或许可以应该换个角度,设想一下此刻,正坐在椅子上的你身上站起另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