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77 圈地_吞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场仗打下来,哪里有失误?哪里发挥的出色,敌人有什么优势,都记录的清清楚楚!并形成文件下发。下面的低级军官一看就明白了,他们再教给士兵,从上到下就都学会了!

  曹化淳经过刘佩的同意还看到了会议。会议记录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很多东西。比如说这次战斗之中哪些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应对办法是什么?改进的应对办法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另外还有出了哪些出问题的记录。有问题的部分又如何改进?比如说小口径的佛朗机炮就被列入到了采购名录当中。

  军官们要求尽快的在军队中列装这种火炮。因为他在近距离内有压制性的火力。能弥补火铳射速低的问题。这是立刻就有军官提出了改造车辆的问题。

  由于刘佩手下的军官都不是行伍出身,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偏厢车这种东西。还是曹化淳提出了偏厢车才被大家知道。

  在明代宗在位的时候,郭登在大同曾经建造用于防守的偏厢车,辕长丈,宽丈,高丈,厢用薄板,上置铳,编配10人使用,"出则左右相配,前后相接钩环牵互,车载衣、粮、器械并鹿角"。

  所以,所谓的偏厢车,通常是指大轮车,有四个轮子,有一边装有很高很厚的挡板。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来阻挡敌人的弓箭射击。若干辆的偏再车,互相连接在一起,能够构成一道相对坚固的屏障。一般的弓箭肯定是无法穿透的。

  木头挡板上,有射击孔,站在挡板后面的火枪手,可以对外开枪射击。偏厢车只需要畜力拉动。战马或者牛都可以。甚至骡子或者驴都行。如果连畜力都没有,人力也是可以拉动的。

  大明帝国的北方原野,干旱少雨,土质比较硬,正好合适大车的行驶。最重要的是,偏厢牟还真的有车的功能,可以拉大量的物资。一辆常见的偏厢车,运

  输五百斤的物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一百辆这样的偏厢牟,就能运输五百斤的物资。又能运输,又能打仗的偏厢车,单纯就功能来说,已经有点像是后来的装甲运兵车了。

  戚家军驻守蓟镇的时候,戚继光亲自发明的威力更大的戚氏偏厢车,比起来又有不少变化,其很高大的,有三层,好像是一座小型的移动堡垒。底下有大大小小的轮子十几个。每一层,都架设有大炮,火镜,火力非常的凶猛。一架这样的偏厢车,就能驻守五十名的士卒。这种偏厢车,可以称之为移动堡垒了!

  但这种车造价太高,对工艺的要求也高,只有张居正还在位的时候,对戚继光进行大力的支持,戚继光才有人力物力财力建造。在张居正去世以后,戚继光也被去职,这种巨大的偏厢车就被废置了。

  听到曹化淳的描述,军官们立刻绘制出了草图。还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