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米尼枪有难度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米尼枪有难度

  根据地里,所有的汉人都不猫冬,每天都操练、学习、劳动。

  因为隔三差五能够吃到羊肉,每天都能吃两顿干的达到七八成饱,很多人都养壮实了。

  黄毅带着一些人天天在周围转悠,回来时很少空手,总会顺手猎杀黄羊、山羊、兔子、狍子等等猎物。

  铁匠作坊建在那个废弃的军堡内,每天都热气腾腾,蓝进魁、齐大山和齐小山以及十七八个汉人青壮年都挥汗如雨。

  这些青壮年有一半以前做过铁匠铺的学徒,有两个已经出师了。

  年轻的铁匠都在打制农具,技术最好的蓝进魁和齐大山按照黄毅画出的图纸打制米尼枪。

  农具的打制相对容易,但是黄毅要求的枪管不简单。

  首先必须用大锤反复锻打苏钢,增加材料的密度,然后才开始钻枪管。

  两个老师傅一边研究一边尝试,只可惜干了接近一个月,都没做出一根符合质量要求的。

  黄毅不气馁,一个月不行那就两个月三个月,只要在苏钢用光时完成一根开了线膛的枪管就是胜利。

  他已经意识到当下开膛线钻头的硬度不够,工艺也不行,线膛枪必须靠蓝进魁、齐大山这样的大师傅精工细作,能否完成不仅仅凭手艺还得一个好运气。

  这种生产方法,不仅仅成本过高还直接导致难以量产。

  因此黄毅认清现实,不指望短时间里就能拥有一支使用线膛枪的热兵器部队。

  弓箭、鸟铳、鲁密铳、抬枪、虎蹲炮、弗朗机炮等等大明以有的装备才是主流。

  其实大明的武器根本不落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腐败得无可复加。

  为国当兵的人受鄙视,军饷被层层克扣吃不饱肚子,养不了家小,跟建奴对阵时理所当然一哄而散,还能奢望他们为国尽忠?

  黄毅相信跟所有的将士们同甘共苦,每天都跟他们讲英雄的故事,这样的队伍必然能打敢拼。

  根据地一直是有教无类。

  妇女们也都跟着黄毅、汪柏山识字、训练,她们还在根据黄毅背包的样子用牛皮、羊皮缝制双肩包。

  黄毅的要求是,这种包人人有份,先确保青壮年、少年男子能够背上双肩包参与战斗。

  大草原上没有棉花但是羊毛很多,妇女们基本上都会纺毛线织毛毡。

  黄毅曾经指点张氏用毛线织了一件本色毛衣穿在防刺衣的外面,冲锋衣的里面,顿时暖和多了。

  再织一件毛裤穿上,加上防弹衣和棉甲,零下二十度的严寒,都不足惧。

  黄毅不会织毛衣,但是知道怎么织,因为以前经常见老婆用竹针打毛线衣。

  绝大多数汉人妇女心灵手巧,知道毛衣能够贴身穿特别暖和,用几根细细的竹棍凭借手工就能织得出,都来找张氏学技术。

  然后大家的聪明才智体现出来了,许多女子在劳动中发挥出了想象力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