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新三百四十四章:希望就在前方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一个百总女兵照应,没啥不方便。

  第一个跟兴和军交易的王三从军需官口中得知以后还有好几批人马经过。

  一个月二十万石粮食意味着什么?

  以一人两大碗厚粥计算日消耗,意味着能够多养活至少一百五十万人口。

  做生意能够赚到养家糊口的银子,就把妻儿老小接过去在那儿安家落户。

  很多村民赚到了钱,第一个吃螃蟹的王三简直是发家致富了,他赚到手的雪花银超过了一百两。

  成千上万被叛军祸害的女子当然是难上加难!

  (这个月坚持每天更新,头晕的情况好像加重了,我意识到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写作。

  所以黄毅更加豪横,不仅仅把所有的俘虏和一部分幸存者带回根据地,

  兴和军一路行军一路宣传,太多升斗小民耳濡目染。

  价格不一样不仅仅是因为买价有波动,还因为路途有远近,还有个重点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那就是蝗虫般的流寇。

  然后他采取付款一半赊账一半的方法收购腊肉、鸡蛋等等。

  居然有这等好事,被流民、饥民折腾得如坐针毡的文官老爷们乐开了花!

  强制劳动不是说说而已,抗拒劳动的懒汉有被打死的可能性。

  所以黄毅决定率领一个把总骑兵一人双马疾驰回根据地。

  兴和军很人性化,不仅仅傍晚把小商小贩升斗小民挑来的食品全部购买,每天一大早还购买一次。

  兴和军白天要行军,宿营后军需官才有时间购物。

  然人的潜力真的无穷大,这些饥民、难民、流民看到了和颜悦色的兴和军,吃到了一大碗厚实的粥心中充满了希望。

  世道艰难,明朝不比唐宋,女人更加艰难。

  黄毅是崇祯六年正月初二率领人马离开登州,是最后一批离开的平叛队伍。

  果不其然,只等了三天而已,又一支人马浩浩荡荡而来,旗号军容跟上一次的差不多。

  但是兴和军不能被饥民、流民影响行军速度,青壮年男女不可以坐马车,跟不上队伍的算自然淘汰。

  所以来晚了的人都得在营门外等一宿,

  村子里的村民来看小商小贩带来的商品,

  有需要的或拿鸡蛋鸡鸭交换或花银子铜钱购买,自然而然诞生了夜市。

  几万人扶老携幼而来,马车坐不下了,行军速度当然受到影响。

  如果黄毅没有靠缴获积攒下几百万两银子,也买不起这么多高价粮食。

  还有一支来自宣大的兴和军一直在救苦救难!

  他不仅仅拿出所有的积蓄,还把能够借到钱的亲友都借了一遍,凑了十几两银子的本钱。

  为何?

  相对于前几批,这批人马有足三个把总正兵外加一个百总女骑兵。

  如果天下的军队都是这个样子,老百姓该有多么幸福?

  这支军队叫做“兴和军”,一定要记住。

  他们终于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鱼肉百姓杀良冒功。

  收留的饥民越来越多,黄毅命令麾下不抛弃不放弃任何自愿追随的升斗小民。

  阿琪多兰这段时间已经选拔了两百女子作为辅兵,还有三百多女子自愿成为劳役。

  黄毅需要人口,多多益善,根本不担心收到懒汉。

  然他们少有掉队的,希望就在前方,有些人宁可累得号啕大哭,也一边哭一边不停迈步向前再向前……

  为了让这本书完本,我会在感觉好些时陆陆续续写。

  以后做不到天天有更新,尽可能争取两三天一更。

  不要月票、不要推荐票、不需要催更,为了完本我会尽力。)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