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3章 新三百四十三章:活菩萨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了孩子。

  根据地需要人口,当然是能够劳动的人口,但是这只能心里想想,哪能把老人抛弃?

  黄毅要树立爱民如子的形象,要做这个时代的“伟光正”,当然要宣传尊老爱幼,表彰孝子贤孙。

  西归队伍将要穿过半个山东、整个北直隶和小半个山西,行程两千余里。

  长途漫漫,不仅仅能够锻炼兴和军的组织力和执行力,检验机动力,还能够向大明千万百姓展示兴和军的风采。

  兴和军从来都是高标准严格要求!

  制定的行军计划是平均一天走八十里,每六天修整一天,战士们包括辅兵即便都有三十几斤的负重,也能够做得到。

  老人、妇女和儿童都是一多半时间坐马车,一小半时间走路,他们用不着负重。

  想要争夺天下,就得把自己的队伍锻炼得更加强大,别家营伍一天行军六十里就怨声载道。

  兴和军一天八十里依旧军歌嘹亮!

  对于骑兵的要求更高,达到勇士级别的骑兵在配备双马的情况下要做得到一天奔袭三百里。

  西归的队伍旗帜鲜明,一路上穿州过府,刚开始吓得沿途老百姓东躲西藏。

  各级文教员组织起了宣传队打起山东快板!

  “老乡,老乡别慌张,兴和军从来不抢粮!……”

  “打叛军、打山贼、灭土匪,兴和军从来不扰民!……”

  “没饭吃、没衣穿,跟随兴和军有活路!”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渐渐的就有老百姓发现这支打着“兴和军”旗号的队伍真的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

  不对!不对!何止是秋毫无犯,他们还收留接收家里断了粮眼看着就要冻死、饿死的升斗小民。

  这简直是活菩萨啊!

  很快沿途老百姓就不躲着兴和军了,有不少脑子活络的还挑着担子售卖农副产品。

  兵荒马乱,粮食紧张物资匮乏,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升斗小民,都把粮食和值钱的家当藏起来。

  这不仅仅是为了防盗匪、防流寇、还得防官军。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就是这个道理。

  经常有开拔中的明军因为缺粮少饷哗变、溃散并不表示这支军队经过的地区完全没有粮食。

  有人烟的地方就会有食物,只不过陌生人仓促间找不着而已。

  兴和军不抢劫还治病救人,当然有人拿出藏起来的食物壮着胆子尝试一下。

  刚开始是一个叫王三的村民拿着两条腊肉售卖,两个结伴而来的村民远远的看着。

  结果很好,和颜悦色的兴和军军需官当场给雪花银,出价比市价还高了两成。

  军需官还告诉王三,鸡蛋、蜂蜜、猪羊、谷子、麦子,只要是食物我军都给好价钱收购。

  不是我军的粮食不够吃,是因为主将黄毅见不得老百姓冻死饿死,下达命令一路上救济穷人。

  王三亲眼看见了兴和军收留乞丐、流民,当然相信。

  他拿到银子后和几个结伴而来的村民连夜去其他村民加敲门买东西。

  本地人知根知底,哪家有些啥心里有数,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军需官收购了十几担食品。

  (这个月坚持每天更新,头晕的情况好像加重了,我意识到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写作。

  为了让这本书完本,我会在感觉好些时陆陆续续写。

  以后做不到天天有更新,尽可能争取两三天一更。

  不要月票、不要推荐票、不需要催更,为了完本我会尽力。)

  (这个月坚持每天更新,头晕的情况好像加重了,我意识到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写作。

  为了让这本书完本,我会在感觉好些时陆陆续续写。

  以后做不到天天有更新,尽可能争取两三天一更。

  不要月票、不要推荐票、不需要催更,为了完本我会尽力。)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