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1章 新三百四十一章:气炸了肺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朝堂差不多,后金的小朝廷也在打嘴炮。

  那是因为大凌河之战比历史上多拖了七个月,增加了两千真奴的伤亡,导致后金国力受损,使得皇太极的威望远不如历史。

  所以皇太极计划中的远征察哈尔屡次被代善、莽古尔泰否决,做不到一言九鼎。

  代善和莽古尔泰的分析,八旗将领有一半人觉得有道理。

  他们一样的觉得蒙古人穷得很、跑得快、不好打!

  劳师远征察哈尔万一林丹汗溜了,恐怕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皇太极坚持己见,他断言即便林丹汗跑了,也能征服绝大多数察哈尔的部落,最起码为大金国增加十几万蒙古人口,增加两三万控弦人。

  最后是皇太极苦口婆心说服了大多数将领。

  皇太极传令归顺后金的蒙古各部率兵会攻察哈尔部,约定了正月初五从盛京出兵。

  这个时间与历史相比较晚了整整八个月。

  历史的偏差变得更大了。

  原本的历史是林丹汗没敢迎战,一路狂飙过了黄河一直逃到青海大草滩。

  后金军是穷追不舍四十一天,实在追不上,不得不放弃。

  此时后金军的人马已经疲惫不堪,但是他们胆大包天,与崇祯五年六月长驱直入大明沙河堡敲诈勒索。

  当时的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沈棨居然息事宁人给了后金军很多粮食、草料和金银布帛。

  沈棨也因此获罪被逮拿下狱。

  罪名是私自议款!也就是私下里跟敌人谈判。

  大明朝是最有骨气的汉人皇朝,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果如满清那般底线灵活,肯割地赔款,肯放弃北京逃跑,说不定就未必亡国。

  现在截然不同,沙河堡属于大同镇,哪儿有渴望立功的副将耿章华,有几千敢战的宣大边军。

  沈桀有能够倚仗的强军,腰杆子硬,用不着委曲求全。

  黄毅一直在提防的建奴终于杀奔漠南大草原,而且是皇太极御驾亲征。

  按照历史经验判断,建奴军事行动的前期不会到达张家口北二百里的兴和城。

  后来是因为没追到林丹汗的主力,所以搂草打兔子来大明宣府防线敲诈勒索。

  那么大的根据地,按理说后金方面不应该一无所知。

  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等等卖国晋商经常长途贩运粮食、钢铁等等物资去辽东。

  他们即便不完全清楚根据地的实力,应该也能够猜到几分,必然已经将张家口外的变化透露给后金。

  以皇太极的精明,哪能不管不问?

  所以根据地将要面临一场大规模入侵。

  如果黄毅的人马抵御不住建奴和鞑子的攻击,恐怕就没了以后。

  如果打败了建奴,以后后金军恐怕再也不敢劳师远征兴和城。

  黄毅的崛起确实和建奴的崛起差不多,也是输不起,只要输掉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就万事皆休。

  言归正传!

  建奴来了,气势汹汹的皇太极严令各部日夜兼程,直取林丹汗住地,务必一举荡平察哈尔。

  然皇太极威望不够,归附的蒙古人并没有归心,有人疾驰归化城向林丹汗通风报信。

  历史上就有这么回事,应该是两个蒙古人偷偷跑去给林丹汗报信。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