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4章 新三百一十四章:子母炮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据地一直在扩充水浇地,每年农忙后都要组织很多壮劳力修水渠建水库打灌井,今年人手最足。

  所以何守业、刘世富能够保证明年春播之时,根据地方圆一百五十里内,至少有一百个小流域水库、十万个灌井可以发挥作用。

  由于去年大量留种,玉蜀黍、蕃薯、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达到了去年的二十倍,产量丰厚,至少能够养活十万人口。

  明年还要扩大玉蜀黍、番薯、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适宜种麦子的山地、坡地全部种上。

  总面积能够达到今年的两三倍,争取能够养活二三十万人口。

  阿琪多兰出发前,根据地的秋收已经完成,粮食安全入库。

  兴和城粮库里已经有五十个容积五千石、二十个八千石、三十个一万石的筒仓能够收储粮食。

  东山堡的粮仓也能存储二三十万石粮食。

  备战备荒是黄毅制定的基本政策,粮食永远不嫌多,根据地依旧在买入粮食。

  东山堡的粮仓主要存储买来的粮食,预计在大雪封路前能够满仓。

  天儿冷了,该来的不该来的都来了。

  跟叛军貌似相安无事足三个月的黄毅不装了,摊牌了!

  如今的黄毅可以说兵强马壮!

  加上再次从根据地抽调的一千步兵,能够参与攻打登州城的火枪手足三千!

  黄毅的火枪手,最起码是优等火枪手跟明军火枪手的武器大不一样。

  明军火枪手普遍使用鸟铳。

  这是一种火绳枪,没有膛线是滑膛枪,距离超过二十米,准头完全看天意。

  因为明朝末年文恬武嬉贪腐成风,工匠、材料被层层克扣,鸟铳的质量没谱!

  明军火枪手担心鸟铳炸膛、漏气毁了眼睛,采取少装填火药、闭着眼睛放铳、放空铳等等方法保全自己。

  能否杀敌他们根本不关心。

  所以已经开始火器化的明军依旧被以冷兵器为主的建奴打得满地找牙。

  根据地生产武器早就采取了标准化,正在走向规模化。

  每一支火枪、每一根枪管都是通用的零部件,都有编号,都能追责到生产的工匠、验收的工头。

  枪管在疲劳寿命次数内炸了膛,打制的工匠、给予合格通过的验收工头十有八九掉脑袋!

  为了麾下能够装备精良。

  黄毅舍得花血本。

  一开始就明确指示,根据地的民用产品必须是良品,根据地的军用产品,有一件算一件,都得是优等品!

  生产火铳更加严苛,一支火铳出了事,有可能让几个人被杀头!

  所以兴和军火枪手无论使用根据地生产的哪一种火枪都放心,都做得到严格安照定量装填,瞄准目标射击。

  这三千火枪手中,有一千八百依旧使用根据地仿制的鲁密铳、鸟铳等等火绳枪。

  但是有足一千火枪手已经换装了根据地研发并且开始批量生产的燧发枪。

  有两百火枪手使用的是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