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6章 一分钟两炮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一分钟两炮

  根据地拉出三千人马,随军的团炮总数高达三十到六十门。

  如果采取集中齐射的方法对抗敌人骑兵密集冲锋,可以一次性打出三千到六千颗重量三四钱的铁球、铅弹。

  这简直是在一百步,在冷兵器骑兵的弓箭、投枪达不到的距离,形成了弹雨。

  鞑子、建奴跟明军步兵接战之时,一开始根本不会直接冲击阵型严整的军阵。

  因为明军有车营,有火枪、火炮,还有神火飞鸦、一窝蜂等等开了脑洞的火器。

  建奴、鞑子骑兵都是采取围着明军阵列不断兜圈子射箭投枪的方法疲惫明军。

  明军的鸟铳和发射霰弹的虎蹲炮有效杀伤距离达不到一百步,而且射速比弓箭慢多了。

  对射时不断吃亏,再加上绝大多数明军没有信仰和信念,却有对朝廷对长官的怨气。

  在处于劣势的局面下,在打不着敌军,却看到袍泽不断被射中的情况下,坚持不了多久就崩溃了。

  有了一百步就能大面积杀伤的团炮截然不同,变成了敌人打不着己方就损失惨重。

  敢围着兜圈子漫射,连人带马给他打成筛子。

  理论上,团炮是做得到一分钟打两发炮弹的。

  黄毅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坚定不移认为欧洲人做得到的,汉人都能做得到,甚至于还能做得更加好。

  人家能够训练出一分钟内完成两次射击的炮手,根据地就能培养出不到一分钟就能打两发的汉人炮兵。

  黄毅参考手机里的资料撰写根据地炮兵操典,挑选出二百算术学得比较好,已经能够默写五百汉字的少年学习、训练观瞄、打炮。

  这些少年都是从蒙古部落中解放的汉人奴隶,都特别能吃苦能忍耐。

  被解救后能够吃饱穿暖,都对黄毅感激涕零,每一次黄毅给他们上课、讲故事、所有的少年都目不转睛看着,全神贯注听着……

  他们得知学会打炮,并且打准了,说不定一炮下去,能够打死打伤几十个建奴、鞑子,都激动不已。

  无他,每个曾经沦落为奴的汉人心底里都埋藏着刻骨铭心的仇恨,能够杀建奴打鞑子,就是平生所愿!

  ……

  根据地不是采取的泥模铸炮法。

  这种方法在此时广泛采用,因为每个手工制作的泥模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铸造出的大炮也是独具个性。

  故而调用某门大炮之时必须同时调遣曾经使用且适应了火炮脾气的炮手。

  根据地铸炮是采取钢铁模具循环使用的方法。

  统一标准的钢铁模块组合成铸炮钢模搪石英砂反复使用,省了工时节约了太多成本,还有利于标准化。

  又采取了托马斯丁.罗德曼发明的内模灌水冷却法,采用了把整体模具埋入细沙中使其缓慢冷却的工艺。

  所以根据地铸造的火炮内壁光滑质量远远领先这个时代,同口径同规格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