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 一百八十一章:小流域治理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1章一百八十一章:小流域治理

  秋收后还得集中力量开凿水渠、修葺水窖、水库,挖水井。

  总而言之,小冰河时期不能靠天吃饭,必须进行小流域治理,必须蓄住燕山山脉流出来的水源。

  北方最是容易遭遇旱灾,只要能够蓄住水,肯投入财力、劳力打井,就能保证粮食的产量。

  这儿不缺地下水、不缺煤炭,不缺石灰石、矿渣,大量生产水泥,竭尽所能修建水利设施是重中之重。

  后世的张家口北部的几个县,水浇地总量高达一百几十万亩,农业、畜牧业发达。

  黄毅没想着也能弄出这么多水浇地,只能挑选条件好的盆地下手,争取花一两年时间开垦出一二十万亩,是后世的十分之一。

  这年头的亩产拿后世没法比,北方能够算得上良田的水浇地也仅仅是一熟,能收获二百余斤麦子就是大丰收。

  幸好从徐光启天津实验田购买来的番薯、马铃薯秧苗、种子发挥出作用,亩产量能够达到八九百斤。

  把番薯晒干,把马铃薯加工成营养价值很高的马铃薯全粉、马铃薯淀粉,把番薯、马铃薯做成粉丝、粉条,都是能够长期保存的。

  黄毅知道怎么加工粉丝、粉条。

  根据地的劳动人民不缺智慧,舍得下力气,每天劳作五六个时辰都没有怨言。

  指点他们加工粉丝、粉条,教他们用番薯、马铃薯酿酒,使得种植番薯、马铃薯的效益高于种植麦子、糜子、高粱,相对高产的农作物就能推广开。

  反正根据地的田亩都要进行轮种,以后高产的马铃薯、番薯种植面积占总田亩的五分之一,山地、边角地种植玉蜀黍。

  多了这些相对产量高一些的农作物,有二十几万亩农田的产出,就能养活十几万人。

  隔一段时间还会有宣大组织的流民、辽民抵达,加上黄毅亲自带回来的一千多解救的汉民,今年年底前,根据地总人口应该能够达到三万出头。

  即便明年翻一倍,也就是六七万而已。

  根据地自产的粮食不但能够满足吃饱肚子的需求,还将要积攒下数万石余粮。

  有了余粮就能够接收更多流民、辽民、难民,就能够开垦出更多田地,挖出更多煤炭、铁矿石,开采出更多石料……

  根据地自然就进入了良性循环,人口多了,消灭了饥饿,身体素质提高,兵源更多,军队更加具备战斗力。

  根据地有了不断强大的武力为依托,地盘当然是越来越大,可供耕种的土地肯定越来越多!

  这就是立足广袤的口外带来的好处。

  封建王朝的后期都伴随着两极分化,土地兼并严重。

  土地改革谈何容易?

  汉人都把土地看成命根子,无论贫富。

  想在大明朝打倒封建地主分田地,也只能梦里想一想。

  口外截然不同,黄毅的实力在增长之中,今年就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