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章:可堪一战否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一百六十四章:可堪一战否

  黄毅问耿章华道:“你这段时间咋样?”

  他根本没有耿章华已经是顶头上司的觉悟,也不喊耿大人或者耿将军,依旧是你我这种现代语言。

  还好,耿章华到是不计较这些小节,他的理解是黄毅成长在蛮夷之地,有些不知礼数。

  他反问道:“指哪一方面?”

  “当然是问你的兵可堪一战否?”

  “我觉得还行吧!”

  杨士虎陪着笑脸插嘴道:

  “我家大人一直在施恩,这段时间走访了几十上百普通士卒的家庭,搭进去的白面有几十石。

  士卒们晓得好歹,都扬言愿为我家大人效死!”

  “哦!不错不错,军人,士气最重要。那些精选的老兵不缺战斗技能,就缺士气和一个能够同甘共苦的上官!”

  耿章华赞同道:“你说得太对了,这些天我基本上也是跟士卒同吃同住,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的变化。”

  建奴的主力退了已经是众所皆知,然没有全面撤退,还有一部分人马占领着大明遵化、迁安、滦州、永平四座城池。

  主将是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

  大明怎么能够容忍长城内的京畿之地盘踞着建奴?

  辽镇、蓟镇、延绥镇包括来自河南、山东等地的勤王兵马将要会攻四城。

  如果不是山西勤王兵马意外溃散,应该也有他们的份儿。

  耿章华想再建新功,建议父亲上奏朝廷主动出兵。

  耿如杞也有自己的打算,立刻上了奏本,当天就把督标营和正兵营、奇兵营、援兵营的部分兵力往东调动。

  他的意图是再凑足五千兵马,并且依旧是亲自带兵,他倒要看看会不会在同一件事上栽两次。

  前车之鉴,这一回他倍加小心十分用心,绝对是做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他根本不信任宣府镇、山西、大同的副将、参将,也怀疑那位总兵张鸿功的统兵能力,只寄希望于耿章华新组建的督标营人马。

  原山西总兵官张鸿功在历史上是跟耿如杞一同秋后问斩的难兄难弟。

  既然山西溃兵一案事出有因,朝廷不再追究耿如杞的责任,张鸿功理所当然也没事了,所以他官复原职。

  耿如杞希望带领宣大人马参战的主要目的是雪耻,当然不能再闹出笑话。

  他知道上一次立下的大功完全是因为黄毅的指挥。

  所以他提议耿章华来邀请黄毅共同出兵,并且让耿章华多听黄毅的意见,必要时,甚至于可以让黄毅代为指挥宣大派出的人马。

  但是印象中的黄毅脾气古怪,居然不肯入关、不肯进城,理由是不愿意被哪个文官冤杀。

  耿如杞当然知道黄毅人马的特殊性,那些其实都是私兵,还都驻扎在口外,直接下命令不妥,必须事先沟通。

  因此耿章华来了,还带来了不少黄毅急需要的人口,带来了十门虎蹲炮和两千斤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