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3章 大捷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大捷

  (新年好!祝愿国泰民安,祝愿书友们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耿章光瞧见了也走了过来,听了李维达给的建议后,耿章光干脆喊上耿大、耿七,几个人来到书房商议一番。

  接下来故事有了统一的版本。

  耿章华理所当然成为了出关截杀建奴的主将,家丁人马变成了二百多,他们以阵亡人数超过一半的巨大代价,取得了空前胜利。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当天晚上就有十几个文官武将的奏疏发往朝廷。

  诸位文官武将的奏疏内容都是大同小异,都是称赞耿章华忠孝节义智勇双全。

  耿家三公子耿章华和小女婿黄毅为了营救耿如杞,共同率领二百余家丁出关截杀建奴的故事简直是感天动地!

  耿章华绝对是孝义无双。

  日后吴三桂所谓的“孝闻九边,勇冠三军!”恐怕会黯然失色!

  吴三桂就是因为长山之战亲自率领几十家丁冲阵,救出败逃的父亲吴襄而被崇祯皇帝欣赏得以青云直上。

  其实那一战都算不上是打了大败仗损兵折将,而是单方面挨打,是因为吴襄望风而逃,建奴顺势掩杀如同砍瓜切菜。

  吴襄简直是抛弃了所有的朝廷兵马由铁甲家丁保护着亡命败逃,罪过应该比耿如杞麾下的兵马因为断粮溃散恶劣多了。

  然就是因为传出吴三桂奋勇救父的壮举,吴襄没掉脑袋,吴三桂得以崭露头角。

  功劳是耿家的,耿家当然要派人报捷,况且耿家二公子耿章衍和大管家等等几人一直都在京师。

  耿如杞下了昭狱,耿家当然要上下奔走,当然要派人来京师打听消息,打点锦衣卫,争取让耿如杞在大牢内能够舒服点。

  于是乎,耿七带领六个骑术最好的家丁一人双马出发了,他不仅仅参与报捷,还要面见耿如杞把获取功劳的结果细说分明。

  他们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黄毅要求的造势。

  耿七来到京师,不仅仅要把编排好的故事讲给耿家所有在京师的人听,还要求他们广泛传播。

  还得花银子请几个说书人来听故事,让说书人把《忠孝无双——耿章华》的故事传遍京师。

  兵备道和十几个大人亲自验看过了首级和腰牌,确认无误,报功文书已经发出,这滔天大功已经板上钉钉。

  耿章光有头脑,原本历史上能够成神的人物果然不是盖的。

  他坦言相告诸位大人,建奴肆虐京畿之地数月,朝廷兵马一败涂地,文官武将谈虎色变。

  此时获得一场大胜的意义非同凡响,为了提振京畿之地军民的信心,此次报捷一定要搞出声势。

  张家口的文官武将或许不擅长平定四方治国安邦,但是都擅长花花轿子人抬人。

  接下来热闹了,一队报捷的明军一路疾驰一边高喊:“大捷!大捷!”引得诸多军民议论纷纷。

  随后又有一队人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