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26章 时机来临(14)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26章时机来临(14)

  情况和大本营估计得几乎一样,西路军用兵西北,除了打仗,更重要的其实是政治。中亚各国与近代的中东一样,是一个长期战乱不休的地方。因为没有一个民族能占据压倒性优势,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拥有霸权地位。在十五世纪后期蒙古帖木儿帝国瓦解后,中亚从短暂的统一状态进入了分裂,此时,游牧部落乌兹别克人从北方进入中亚,于十八世纪初,在佛尔哈拉河流域建立的封建汗国,定都浩罕城,始称浩罕汗国。在清初皇太极征讨蒙古,击败黄金家族的时候,曾经归附过清政府,但随着清军入关,清廷的军事实力全面东南后,浩罕国便走上了独立的道路。他利用清朝开始衰落的机会,大肆进攻分散的哈萨克和柯尔克孜部落,控制了哈萨克草原和帕米尔以西的广大地区。其疆域东北到达伊犁河流域,北到锡尔河,西达咸海,南接印度。十九世纪中叶中亚各汗国互相战争,浩罕征服了中亚重要商业和军事中心塔什干。事实上,在中亚这块土地上,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并不强烈,更多的则是部落。因此,虽然清廷当时有所谓的边境线,但这种疆域连同上面的民众一起,都是出于模糊概念的,谁也无法精确得出自己的国土领域应该怎么画。只是习惯法则来划定边界。

  李春福等人抵达中亚之后,一方面是着重要控制中央的核心城市塔什干,另一方面就是要消弭边疆各个民族之间的仇恨与敌对,使得其转移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由于鸦片战争之后清廷的不断衰落,俄国的势力于1876年吞并浩罕,现在俄国自身陷入混乱,则中亚已经进入了一片混乱时期。

  大军临走之时,秦时竹对李春福和马占山有过交代,谓,中亚地方,非常难以管理,中亚民族,亦难以实现和谐共处。在这个地方,拥有说话权的还是武力。但,无论如何,武力不是万能的,因为中央不可能为了这个地方而留驻大军,退一步说,即便留驻,其成本和代价根本就难以负担。

  俄国革命之后,浩汗是第一个起来宣布独立的,甚至于还斩杀了原来俄国派驻在浩汗的小部分军队和精英体系。同样,对国防军恢复故土,巩固边疆的行动,也予以了强烈的反对,认为妨害了他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对于塔什干的中心地位而言,更是不容错失。

  不过,浩汗虽然架子拉得很足,但毕竟是刚刚复国,并没有多少力量,根本经不起国防军的冲击。在两个骑兵师、两个骑兵旅的强大机动力量配置于西线,端的是物有所值。

  掌控了中亚,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

  从战略态势上说,中亚正好是俄国的软腹部,从这里北上,能干脆利落地割裂欧洲俄国与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