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 倒阁波澜(2)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220章倒阁波澜(2)

  有关解散国会的敕令,山县有朋并不比西园寺等人迟知道多少时间,多年的经营使得长州派在皇宫里也有数量众多的眼线,虽然内大臣的动向不明,但其他虾兵蟹将的功能同样不可小视。

  这个结果既在山县有朋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说意料之中是因为山本权兵卫打算铤而走险是可以理解的,既然连和谈的局面都能忍受,自然不会受制于反对派政党区区的咄咄逼人,山县有朋也没有幻想着依靠舆论的力量推翻山本内阁——如果舆论有效,那么军部内阁早就被推翻不知道多少次了。但让他感觉意料之外的是,大正居然如此迅速地批准了内阁的留任与国会的解散,因为大正并不喜欢山本是山县有朋所知道的,因为这个缘故,山本屡屡在御前遭到训斥,没想到原本可以借题发挥的场合居然被大正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瞬间化之无形,倒着实是令人颇感惊诧。山县有朋原以为大正必定会召集御前元老商议一番,哪怕再不慎重,也会把西园寺公望召集进宫征询意见。

  现在一言不发就准了,这点动作,意思倒是颇令人寻味。随着解散国会的敕令同时而来的,还有补任命寺内正毅为陆相的命令,陆相出位弥补原本是要国会表决的,但现在国会已经解散,自然不必走这个程序。按照原来的设想,长州派可以拒绝推荐人选而促使内阁倒台。但现在天皇亲发诏令征调任命,则寺内正毅不能再以其他理由推托,便是长州派内部,受传统束缚较深的传统派更是视之为天大的荣誉,哪怕山县有朋暗示,亦会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而这种行动对一贯标榜上下长幼尊卑秩序的陆军来说更是背叛,所以,对抗徒劳无益,倒不如顺从,牺牲的可以减少,也更容易营造起全新的形象。

  此时的大隈重信,已经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虽然他通过纵横捭阖的手段成功通过了针对内阁的不信任案,但解散国会的敕令如此快速的下达,倒是让他甚为吃惊。他原本以为,重臣元老怎么样都会在御前会议上发表意见,决定事情和人选的去留。这个时候,山县有朋的制约作用就能得到发挥,最起码可以造就一个缓冲余地,但是没想到动作如此之迅速,还没等他出门去找山县有朋商议,坏消息就来了,伴随而来的,还有寺内正毅被任命为陆相的诏书。

  这是什么意思?大隈重信自言自语道,难道山县有朋背叛了两人事前的约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虽然山县有朋背叛他拿不出很好的制约武器,但反过来,山县有朋也不能从中受益,那样一来,满洲攻略失败的主要责任就压在长州派身上了,他如何能忍住?

  这样的局面当真是有些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