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42章 倒唐风起(1)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坚持责任内阁,对唐绍仪坚持责任内阁也心怀猜忌。疑唐挟同盟会以自重,有独树一帜之意。唐对袁地猜忌却没看出来,反而很尊重南方革命党人,有事都要和蔡元培、宋教仁等商量,征求同盟会地意见,不愿意完全附和袁世凯。凡以为不可行的一定要到总统府要求缓办或不办,有时当面和袁世凯争得面红耳赤,不肯退让。理由之一就是责任内阁要对国家负责。总理也要对国家负责,言下之意就是不对袁世凯负责。袁表面上不反对,心里却视之为大逆不道地话语,这样一来就给反唐的人一个借口,起劲地在袁世凯面前诋毁他。

  为阻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袁世凯唆使内务总长赵秉钧和陆军总长段祺瑞等人进行公开抵制。赵、段等在国务会议上竭力反对划清总统府与国务院的权限,主张事事奉令承教于大总统;反对国务院为有机政体,主张各国务员可“单独行动”。不必固守国务院的成议。讨论各项政策,他们也决然与各同盟会阁员立于对立地位。到后来,赵秉钧索性经常不出席国务会议,有关内务部公事,直接向袁世凯报告。根本不把唐绍仪放在眼里。

  但袁世凯的压迫并没有使唐绍仪完全屈服。例如,在政府用人问题上,他仍旧主张“贵新不贵旧”,非万不得已。“决不可以延用旧人”。有时和袁世凯争得太厉害以至于使袁气急败坏地说出“我们没几天好做地,这个位置早晚要让给你们的。”将唐绍仪划入到同盟会一边,唐这才大吃一惊,知道袁世凯对自己起了猜疑。

  袁、唐之间的冲突终于以借款问题为导火线而公开爆发了。两个月前,由于财政困难,北京政府就计划向比利时华北银行借款100万英镑,年息5厘,以京张铁路余利作为担保。遭到英、法、德、美四国一致反对,五天后,四国银行团商定,原先允诺的临时借款先行停付,四国公使又分别拜见袁世凯,递交抗议书,要求中国取消比利时借款,要求凡大借款应与各国公使直接交涉;拖到4月27日。中国政府正式复函四国。同意取消比利时借款,并答应今后不以从四国财团借得之款偿付比利时之款。三天后。唐绍仪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与四国银行团代表商谈,日、俄也有代表参加,唐绍仪鉴于财政困难,请银行团即日交付3500万两,以解燃眉之急,自本月起到10月止,每月交付1000万两。银行团先以唐曾向比利时华比银行借款,逼他“谢罪”,后又声明,需中国政府先将每期所交付借款之额数和用途指明,并担保以盐、茶税以及改良后收入增加的实数,详详细细编制一张预算表,交付银行团。

  消息传出,全国舆论哗然。待正式照会到国务院后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