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七十六章 故人_三国武圣关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是关应的父亲偷偷给了他三百钱,又给他准备了一些干粮。

  “好久不见了,话说大兄不是应该在解县么,怎么在此处呢?还有叔父还健在?”

  因此,此时听说是关应,关羽显得十分高兴。整个人都激动带颤抖了。

  就身材体态而论,眼前这个发福的老人,完全不似记忆中消瘦的族兄。

  但仔细观看的话,脸和五官还是能够对上记忆中的面貌。

  只是要是不注意的话,还真容易被富态的脸给骗了。

  “老了,本来应该在老家享福的,这次因为有点事才来到郡城而已。”顿了顿,关应接着道:“至于父亲,倒是还在,就是身体不怎么好。”

  听关应不想细说来郡城的目的,关羽也没多问,而是道:“你我好久不见,不如找处酒馆好好聊聊,届时你也与我讲讲叔父如何。”

  关应却是道:“就坐坐聊天就好,酒就不喝了。年老了,喝不得多少酒水了。”

  关羽道:“那就饮茶。”

  关应听了道:“不不不,茶弥太贵了……”

  这个时代虽然茶已经传遍全国,但因为产量的原因,比大部分的酒还贵。

  所以关应才回如此说法。

  然而还未等关应说完,关羽已然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将服,抢先道:“没事,一顿茶钱我还是请的起的。”

  关应这才想起来这茬,笑道:“我险些忘了,咱关家出了将军。”

  两人找了一处僻静处坐了下来。

  “长生,我看你服饰,是当了刘备军队的将军的了吧。真的是有能耐啊。”

  “侥幸而已。”

  面对关应的夸赞,关羽只是笑了笑,便谦虚回道。

  “我听说那个这次领兵来的刘备大将与你同名,只是字有不同而已。”顿了顿,关应接着道:“我说长生啊,你不会就是那个威震天下的关羽吧?”

  实际上关应也有这样想过,不过不敢认为如此,毕竟在这个识字率低下的时代,重名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曹魏的两个王双,东吴的马忠和蜀汉的马忠,还有曹魏的李丰和蜀汉的李丰。

  以及什么曹节、邓贤、刘琮、刘岱、张虎、张南等等一些人物都是同名同姓一大堆,这还是能留下名字的,要算上留不下的名字的只怕更多。

  所以关应一边不敢想,一边却又幻想着,很矛盾,却也很真实。

  想了许久,当下还是如此问了出来。

  看着关应双目紧紧盯着自己,还有那奇异的眼神,脑袋里不知道怎么想到了三个字“打秋风”。

  想着要是这个口子一开,老家人都知道了,那可就如捅了马蜂窝一般都来自己这里嗡嗡响了。

  想自己才下河东,并州未平,天下未定,哪里有那个精力。去应付他们啊。

  这一问也让关羽想清楚了,原本要不要回解县的犹豫不在,打定主意不回去了。

  于是关羽笑道:“哪里有那个福气啊,我这身官服,还是托了当初同名的福分才得了实惠。”

  关应好奇道:“此话怎说?”

  关羽笑道:“我主动更名为寿,避了汉寿亭侯之名讳,将军见我懂事,这才对我投桃报李。”

  关应惊道:“也就是说你现在本命不叫关羽改叫关寿了?”、

  关羽点了点头称是。

  关应不由唏嘘道:“改了好改了好,改个名就能当大官,实在是极好的。不愧是长生,我爹在世时候,就常夸机智。”

  这年代改名是大事,若是平常,只怕关应就拉下脸教训一顿了,但若是为了前途改名,那就是小事了。

  比如原时空的李严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后,就改为李平。

  因此对于关羽所谓改名加官的事情,关应不仅觉得又什么不对,反而赞叹非常。

  两人就这般又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最后见天色不早,关应急着回去,便想关羽辞行。

  关羽几番挽留,却是不肯。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