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_我乘风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守拙从容笑道:“老臣只是思念故人,想与皇上叙叙旧事。”

  他没有看崇昭皇帝,而是仰首目视前方,前方似乎有一处很遥远的地方,他道:“观cháo倘若能活到如今,也该位列三公了。”

  他低下头,握住自己座椅的扶手,沉沉地拍了两下,道:“老臣的这个位置本该是他的。”

  观cháo,宋观cháo,曾是先帝的肱股之臣,因为先帝挡下毒箭而亡,谥号“文正公”。

  发妻孟元娘,宋观cháo亦是谢从隽的父亲。

  名义上的父亲。

  这些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没有多少人知道,宋观cháo生前还跟徐守拙曾是八拜之jiāo。

  两人同为扬州穷苦出身的孩子,宋观cháo孤苦伶仃一个人,无父无母;徐守拙亦是父母早故,手里紧紧拉扯着一个面huáng肌瘦的小妹。

  三人同在城隍庙靠扫庙道人接济一口馒头,勉勉qiángqiáng、相依为命地长大成人。

  徐守拙虽比宋观cháo年长不少,但宋观cháo从小就天资聪颖,性灵秀敏。其他贫苦人浑浑噩噩混饭度日时,他却喜好读书问药,后又三顾茅庐,拜了扬州一位举人为老师,从小就做得一手绝佳的诗词歌赋。

  后来,宋观cháo因写了一首隐刺时局的歪诗而获罪于官府,被捕入狱。

  徐守拙身为他的义兄,眼见宋观cháo枉受牢狱之灾,急得四处求爷爷告奶奶。

  但他一介平民,认识的拥有最大权势的人也不过是当地的豪绅,他们都不敢招惹官府,谁也不敢去解救宋观cháo。

  不过徐守拙仿佛天生有一双识人的慧眼,他看出宋观cháo未来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也看出唯一能够救他的人就是当时还在扬州封地、仅为一介贤王的先帝。

  徐守拙冒着被那些王府侍卫当场砍头的危险,横冲直撞地拦下贤王的轿辇。

  在生死一线间,贤王令侍卫刀下留人,耐心询问他有何冤屈。

  徐守拙将宋观cháo的诗集jiāo给贤王,贤王坐在轿辇中看了宋观cháo所作的那一首歪诗,不由地大笑三声,直言道:“好狂妄的口气,但不失为一首好诗。”

  随后,贤王从轿中走下来,一袭常服掩不住通身清贵,满街臣民皆伏身行礼。

  贤王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徐守拙,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这诗可是你写的么?”

  “回王爷,草民徐守拙。”他道,“这诗乃是草民的义弟宋观cháo所写,他因为写了这首诗,被官府的人抓走了。”

  贤王似乎有些不可置信,回首看了看随行的扬州知府,以轻巧的口吻说道:“半大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见地,本王看很好嘛。”

  那扬州知府听出这话中有问罪之意,急得满头大汗,连连点头:“是,是,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