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六章 强干弱枝议迁都 一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身,待看到是林师德后,脸上露出莫明的笑容:“哦,是育才啊!进屋说话。”

  另一边,王朴正在简贤讲武殿内。

  此时殿内宦官宫人尽皆屏退,整座宫殿内就只有君臣二人相对而坐。

  “白虎通义有言:诸侯之义,非天子之命,不得动众起兵诛不义者,所以强干弱枝,尊天子,卑诸侯。论语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臣又闻:京师是万国所会,强干弱枝者,自古通规。”

  君臣二人正在谈论的是“强干弱枝”之策。

  正如王朴所言,自古而今,强干弱枝就是国家安定的重要条件。

  周不行之,则有五霸七雄汉不行之,便有七国之乱唐不行之,藩镇之祸绵延百年。

  天下定于一强、定于一尊,天子手中的力量,在关键时候要有一锤定音的效果,这就是强干弱枝。

  因此,说宋亡于强干弱枝之策,是一种偏颇的看法,典型的先有结果再来论证。

  乍经大乱,无论何人统一天下,首先要做的就是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主义的产生。

  如今,赵元昌也准备集权了。

  历史上五代诸朝都尝试过集权削藩,只可惜都失败了。

  而在这个时空中,周太祖赵鸿运登基之后,就在慢慢地压制藩镇。

  基本上是一有机会就削减藩镇军队,析分各节度辖区。

  在前朝的基础上,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使得绝大多数节度都只剩下一州或两州之地,对部分节度使更是能够随时调动更换。

  只是西边仍有一部分藩镇背离中央,尤其是雄武军节度使翁章辉。

  收留叛将的旧事先不提了,拦截税收的事情也先放在一边。就说年初的时候枢密院下令各州上报州内兵马数目,翁章辉非但自己瞒报,还鼓动周围各州一起瞒报!

  这让赵元昌十分恼火。

  前段时间利用节度使调动的机会取消了顺义节度,让赵元昌突然开悟:调走的节度使可以不补上啊!

  只是,如果不让那些战功彪炳的将领担任节度使,又有什么位置可以安置他们呢?

  全国最高的军事机构枢密院只有三个实职,现在的三个枢密使可还有不少旧部掌兵呢,等闲不好撤换。

  想来想去,赵元昌想到了“出将入相”这个词。

  反正现在州县有不少武将转成的治民官,在中枢也引入一些出色的武将担任各部司官员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而且,武将能入中枢任文职,间接地也能改变现在中枢文官职权不振的局面。

  再说了,出将入相可不仅仅是以武将为主体啊,更多是用来形容文官的。

  嗯,以前文武不分家的时候就忽略过去。

  于是,他一激动之下,忍不住在小朝会上露了口风,然后就冷场了。

  政事堂的三位皱着眉不说话,枢密院那三位也是脸色变幻不定不曾开口。

  好在他没直接说出来,只是顿了一顿就另起话头带了过去。

  只不过散朝之后立刻就把王朴叫了过来。

  说起来现在的赵普还是火候不够,赵元昌想要私下咨询的时候,多数是找宋敏贞,等马青、王朴等人回京之后又加上他们二人。

  像陈佑赵普这样的年轻人,信重归信重,但总让人感觉不太稳当。

  听了王朴的一番回答,赵元昌知道王朴所想同自己是一个方向,当即又问道:“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