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4章 局长和老板_女政府办主任:官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4章局长和老板

  华蓉回来第一件事是处理公司里的情况。因死人事件,本来公司没有什么事的,现在也变得乱糟糟的,不少问题需要华蓉回来亲自处理。好在原来有几个政府部门的参与,处置小组有明确的处理意见,因此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和矛盾,两天下来,华蓉都安排的停停当当。

  一切工作处理就绪,她陪丈夫和小孩休闲了两天后,华蓉就想到了赵亮亮,好长时间她没有和他在一起了,心里还是有的惦记的,同时她要到苍海去考察一下房地产市场,看有没有值得投资的地块。

  约了赵亮亮两次,等了赵亮亮两天,赵亮亮终于有了一个时间。

  下午,赵亮亮带着华蓉一行三人把整个苍海县城跑了一大半,主要的地段都跑了,没有跑的地方也是不重要的地方,至少说赵亮亮认为是没有什么投资价值的。

  一圈下来,华蓉他们还是看中几个地方的,他们回去后将会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考虑,待平衡后作出决定。

  晚上,苍海环保局安排招待华美公司的一行人。

  酒桌上,赵亮亮请华蓉讲讲对俄罗斯人的初步印象。

  华蓉说,不是俄罗斯,是俄罗斯的海参崴。到海参崴几天,总体看俄罗斯虽然属于欧洲国家,其实他们的东部地区更接近亚洲。不过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受欧洲影响更深。

  海参崴的城市建设格局是典型欧式建筑,这一点从教堂的风格上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来。建筑物没有太超前的,大都是些普通的旧时建筑物。这也许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不景气有直接关系。许多建筑都是就地取材的,很朴素的那种。例如我们去吃饭的北京饭店的外墙是用河卵石粘的,显的既有新意,又很古朴。还有一些建筑外表是用水泥或粘土随意涂抹的,看上去很随意,虽然表面不平整,但很有创意。

  海参崴的街道全部是水泥马路,路面质量特别好。不象中国的道路会偷工减料,坚持不了几年就原形毕露了。从格市到海参崴的220公里全部是水泥路面,据说已经修建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路况依然如新实在难得,这第一说明俄罗斯的工程水平,第二说明工程人员的素质。如果在中国不要说坚持三十年,就是三年也很难了。

  在海参崴交通是很便利的,公交车是没有的。

  几个人都感到吃惊,“怎么没有公交车?那太不方便了。”

  是的,他们确实没有。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私家车多。我们所看到的车辆中几乎没有特别好的,大部分车都是二手的日韩旧车。就连警车也基本是一些旧车。并且是很旧的那种。

  俄车的方向盘大都在右侧,我只看到极少的方向盘在左侧的车辆。或许是俄人少的原因,觉得海参崴城市比国内清洁。虽然大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