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8章 幽州留后(二十四)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证明,当刘守光夺取节度之位、归附宣武之后,在卢龙获得了喘息机会的后十余年里,契丹人被刘守光打回了原形,每年都要向卢龙敬献大量财物。

  所以,契丹人的崛起仰仗的其实是大唐灭亡后的分崩离析,他们真正将目光投向中原地区是在五代中后期。

  契丹人崛起的第二个原因,是在大唐无力北顾的绝佳时机下,攻占了渤海和新罗。尤其是渤海,这个未经战乱立国二百年的国家,为契丹人提供了巨额的财富和庞大的人力,契丹人从渤海人这里还获得了与大唐一脉相传的文明和匠艺。由此,契丹人一夜暴发,奠定了后世大辽的坚实基础。

  到了五代之末、大宋之初的时候,在中原文明最为凋零的那一段时期,大辽一直以大唐文明继承者的姿态昂然于世,虽说与很多中原士子纷纷依附脱不了关系,但其文明传承的根基,却无可辩驳的来自于渤海。

  而还有一个契丹人兴盛的重要原因,则要追朔到八部联盟之中迭剌部的崛起。真要说起后世的大辽,实际上来源于迭剌部。正是基于迭剌部的强盛,两代人杰释鲁和阿保机才能迅速聚合整个契丹联盟,统一关外草原,这是追根朔源的最初原因。这样一个强大的部族显然不符合李诚中的利益,更不符合营州的利益,当先第一刀必然要挥向迭剌部。

  李诚中决定将迭剌部分拆,把耶律氏和述律氏割裂出来,分别成立各自新的部族。迭剌部部众占据整个契丹联盟的一半,而耶律氏和述律氏则占据迭剌部的三分之二,不拆分是绝对不行的。拆分之后,迭剌部分为三个部族,每一个部族的实力都与联盟内其他部族相近,如此,李诚中才能高枕无忧。

  严格意义上来讲,契丹人此时还没有姓氏,各部落、各家族其实是以所居地名来区别称呼的。耶律氏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个家族所居之地名曰世里,在契丹语中音译为“耶律”。述律氏的述律二字与此类同。

  分拆之后的耶律氏和述律氏,李诚中打算命名为“耶律部”和“述律部”。这样的分拆让两族感激涕零,因为他们不用面对回归迭剌部后很可能到来的屈辱了。与滑哥兄弟和其他部落内各家族的尖锐冲突,让这两个家族完全没有回归扶余城直面对方的勇气。

  而滑哥兄弟显然是相当不满的,但形势比人强,当时既然选择了投靠营州,如今就要做好接受营州决定的准备。对于滑哥兄弟的不满,李诚中直接选择无视。

  当然,李诚中也不会完全无视扶余城亲唐派的利益,他会给予滑哥兄弟等人一些甜头,减轻因为部落分裂而带来的痛苦。

  对此,阿保机和阿平两人都心情复杂,连同他们各自的族人在内,都忽然生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不知道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