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 幽州留后(二十二)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饶乐山决战之后,善能和慧源被无暇顾及的阿平甩在了身后,成为营州军的俘虏。当然,其“俘虏”的帽子很快就从头上摘掉了。

  在李诚中召见善能和慧源二人的过程中,两位“上师”很惶恐的向他乞罪,自认的罪名当然是帮助契丹人“呼风唤雨”。这件事情契丹绝大部分首领和军将都知晓,其中超过一半人此刻都被圈禁于饶乐山下新建的战俘大营,所以瞒是瞒不住的。但乞罪的同时,他们也在极力辩解自己的冤屈和疑惑。

  但李诚中并没有责怪他们,他很是好笑的问两人,莫非他们真的以为这场秋雨是他们祈来的?

  对于李诚中的质疑,两位“上师”自然感激涕零,他们使劲的哭诉自己压根儿和这场雨没有关系,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场该死的秋雨怎么会如此莫名其妙的降下来,为了证实自己的清白,他们举出的证据就是,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连法坛都没有摆设。

  被李诚中好言安抚之后,两位“上师”又再次奉命回到了西辽泽,关于自己怎样从乱军中脱身,两人很光棍的表示,营州军自李都督以下,对他们都敬佩怀德,所以不敢有所冒犯。这样的说法如果放在后世,十有八九会被契丹人立刻清理掉,但这个时代,却很有说服力。

  经历过祈雨一事之后,两位“上师”在契丹军民心中早已成功的塑造出了高僧大德的形象,不仅痕德堇可汗亲自出帐迎候,就连阿保机和阿平两人都恭恭敬敬的拜服于法驾之前,诚惶诚恐的请求上师们能够再显宏大法力,拯救部众于水火之中。

  自觉腰杆子硬挺的两位上师这次不愿再发功了,他们宣称,草原上升起了新的太阳,饶乐山上光芒万丈,各族人民都要臣服于新领袖的领导之下,共同奔赴幸福的美好时光。总之就是天命不可违,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以挽回。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无论是可汗痕德堇也好,各部首领和贵人也罢,就连带兵的主将阿保机和阿平两人,都知道自家已经没什么指望了。再加上这两位上师关于天命的鼓动的宣传,整个西辽泽都是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如果按照草原上的规矩,这些契丹头领们早就向李诚中投降了,因为在大伙儿的心中,无论哪一个汉人来统治草原,草原依旧是他们的,就像过去几百年那样,最多就是征调丁壮为征服者作战,部众和族民们接受的盘剥更加残酷一些,或者再拉出几个人来顶罪而已。

  但现在就不好说了,因为有一个扶余城横亘其间。

  扶余城作为契丹人中全面倒向营州的一方,这次也算作战胜者之一,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应当算作战胜者仆从军。有了扶余城,营州都督便有了不同的选择,他可以不需要战败者的效忠,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