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章 春夏(五)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的最重要依据,虽说营州因为坐拥海量战争财富,减免了人头税,但劳役却没减,也没法减。无论兴修水利也好、组织民夫支援战事也罢,亦或是组织人力投入兴建城池和村庄,都要依据户籍来征发劳动力。

  同时,严格控制户籍也是防范流寇和敌人细作的重要手段,为此,营州在李诚中的要求下,开始实行路引制度,即离开本县必须到当地里正处领取路引,标明自己是某某县某某里某某村之某氏,到何处所为何事,其间需逗留几日等等。

  为了便于通商,李诚中也实行商人登记制度,凡往来营州行商贩货者,均要到指定地点领取通商引凭,营州共在四处设立了登记和发放通商引凭的关口,西为榆关、东为辽城、北为怀远军城、南为锦县。

  如今的营州已经占据了辽西和辽东中南部的广大地区,相当于平州、蓟州、檀州、幽州之总和。在营州长史府的规划中,辽西的柳城和燕郡为生产基地,白狼水沿岸和医巫闾山以东的草原将成为营州的畜牧基地,辽西的锦县和辽东的辽县、建安县则为粮食基地。如今柳城和燕郡的布局已经完成,牛羊和战马的畜牧已经形成规模,剩下的是加快辽县和建安县的布局。吴中佐和程奢的任务比较繁重,除了整修城池和府衙、房舍外,还要尽快完成春耕。

  李诚中在这次东征中,最重大的战果其实还有一项,就是不声不响间便将辽东南部的大平原收归治下。与辽西多山的地形相比,辽东就太过肥沃了,这里地势平坦,河流众多,大片大片的可耕地四处可见,自古便是关外的重要粮食产地。所以新任辽县县令吴中佐和建安县县令程奢的任务很重,他们要赶在春耕结束前尽可能多的组织百姓完成耕种任务。第一年的计划是十万亩,第二年的计划是三十万亩,到第三年,辽东将开垦出八十万亩土地,为营州打造出一个“辽东粮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长史府组织了千头耕牛、大批种粮和大量农具前往辽东,这些物资将尽快发送到两地的十万百姓手中。

  当然,李诚中最关心的还是兵甲的制造。眼看就要开始新一轮的扩军,他不得不为此辛苦操劳。

  柳城和燕郡的作坊在营州长史府和营州军总部虞候司后勤处的刻意引导下,大部分都转向了军工生产,柳城依靠东山铁矿重点生产兵刃,燕郡依靠医巫闾山以东的草场重点生产衣甲。城中的作坊也形成大小不一的布局,柳城李记、杜记、王记和燕郡裴记、卢记为最大规模的五家作坊,分别雇佣工匠上百人,为营州军提供成套的完整装备,中下游则有数十家作坊为其供应零配件。这样的生产格局形成了规模效应,配以流水线生产方式,生产效能比去年冬天要高上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