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章 西京变(十三)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相朱承明之所以能够营造起那么大的势力,关键在于他画大饼的本事,这一点与远在营州的李诚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渤海国两百年的惯例,神策军及十卫大军都掌于五大氏族之手,这样的惯例保证了渤海国两百年的政坛稳定。其中左右神策军及左右骁卫为禁军,常驻上京,神策两军为国王亲军,由国王统领,当然国王是不可能下去带兵的,所以依循唐制,左右神策军中尉由王宫宦官担任。左右骁卫由王族大氏统帅,具体在这一代上,则分属王太子大諲譔(念yinzhuan)和王弟大封裔统管。

  没有军权,什么事情都办不了,所以朱承明向军队下手了。他向宦官们介绍了大唐北司和南衙分庭抗礼的制度,许诺他们在王上称帝后,将建立枢密院,专司接奏及传令等机要政务,让宦官们分享大权,同时,他还隐隐透露了大唐天子废立事宜权归北司的惯例,让宦官们兴奋得几乎要晕厥过去。

  得到左右神策军的支持后,朱承明向年轻的太子描述了称帝后四方来贺的美妙图景,然后很快谈到了大唐立国之初,高祖禅位的旧事。虽然什么都没有明言,但年轻的王太子大諲譔立刻在脑海中自行将这一图景完善,很痛快的将左骁卫交到了他的手中,吩咐他“尽速酌办”。

  可惜朱承明在王弟、鸿胪寺卿大封裔这里碰了壁,这个王弟没那么好欺骗,他的油盐不进令朱承明头痛不已。不过这已经没什么关系了,禁军四军已有三军在手,自信满满的朱承明抢先动手,将大封裔软禁在了府中,右骁卫投鼠忌器,只能在城外军营中眼巴巴看着,丝毫不敢妄动。

  尝到画饼甜头的朱承明继续向其余四氏豪门空口白话,尽情忽悠,许诺高、乌、杨、李四氏封国,他连国名都懒得起了,直接搞了个“西王、南王、东王、中王”出来。他本来也没再指望获得更多军权,可是老天爷都帮他,高尧仁竟然信了!不仅信了,而且还付出了实际行动,将自家持反对意见的亲兄弟软禁在府中,致使右领军卫趴在河州不敢动弹。

  除了军队外,朱承明还向朝中文臣们封官许愿,比如许诺裴頲为左相。当然,这个许诺并非空穴来风,这次朱承明是认真的,因为裴頲在朝中号召力很强,深孚人望,同时裴頲还与周边诸国关系极佳,是个需要倚重的人才。对于裴頲的投靠,朱承明很欢喜,但同时又有着几分戒惧,所谓越是看重便越是担心,这也许是朱承明本人对自己是否真的能让裴頲投效有些信心不足的原因吧。所以,他派出了亲信将领一同前往,名为护送,实为监视。

  裴頲是十月三十抵达西京的,与他前来的还有神策军郎将金罗斗。

  金氏是渤海望族,祖上是高句丽遗民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