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一章恶魔的艺术之邪魔降临(121)_我是亲子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小在德国留学,接受了德国人的思想,所以自然而然倾向于德国,要求参加同盟国一方同英法作战,借此机会摆脱半殖民地的身份,收复湄公河东岸和马来省的失地。

  战争开始的初期,同盟国在欧洲战场上节节胜利,亲王的这种提议赢得了一部分人的赞同,会议的风向突变,议题由“什么时候加入协约国作战”变成了“到底是加入协约国还是同盟国作战”。

  但拉玛六世在英国留学时,不仅深知英法两国实力的强大,而且对国际风向把握得极为精准,他知道这场战争不是那么容易出结果的,等双方僵持到精疲力竭的时候,实力强劲的美日等国一旦加入协约国,同盟国的失败不可避免,因此极力反对。

  偏偏亲王是个横蛮固执的主,自以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在会议上和拉玛六世全力争执起来,为了避免内部分裂,拉玛六世提出“暂时中立,静观事态演变,等局势明朗再决定加入那方”的提议,获得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同。

  (拉玛六世的提议和几十年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泰国时任总理銮披汶提出的口号“哪一方在战争中溃败,哪一方就就是我们的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这是泰国国策的传承,也是泰国人“聪明”的一种体现。)

  风波表面上平息了,但在暗中却愈演愈烈,这位亲王大人性格太过固执,认为现在是暹罗摆脱英法控制的最好机会,一旦错过就永远都是殖民地,他费尽心思在暗中串联,说动了不少摇摆不定的皇室成员。

  发展到最后,他居然想架空拉玛六世,拿到皇室的最高话语权!

  拉玛六世可不是一个傻子,亲王的一举一动实际上都在他的掌控中,一开始他只是偶尔驳斥亲王的激进思想,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以免皇室内部产生矛盾,没想到亲王给脸不要脸,居然发展到想架空他,这是任何当权者都无法容忍的。

  于是拉玛六世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将亲王软禁在家中,想让亲王“冷静冷静”。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亲王居然刚烈非常,在被软禁的第二天就自杀了,不仅如此,他还将家中值钱的东西付之一炬,留下遗言说这样是为了证明清白:自己的目的并不是争权夺利,也不是为了获取钱财,而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这个事件在当时对拉玛六世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同盟国在战场上由胜转衰,对拉玛六世的赞誉盖过了诋毁。

  如果单纯只是这样的话,那上文提到的神秘人物还不会出现,但是,之后事态的发展完全偏离了轨道。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