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对石见银矿有计划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个冬季里,西湖边上依然是游人如织,尽管此时西湖真的没有啥景色。

  西湖湖水发白,水波不兴,万士达知道,冬天嘛,水里的有机物少了。

  远处的雷峰塔,在远处的夕照山上有些落寞的样子,吴大鹏知道,在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于是纵火焚塔,那塔檐等木结构件被毁,仅剩砖结构赭黄色塔身。

  此后,人们传说塔砖可以驱病健身,底层砖块被挖一空,终于在20世纪20年代倒塌了……

  在那面的世界里,那个新建的雷峰塔不是在原先的位置了,而且还安装了豪华的透明电梯,门票四十,最上层还有小卖部……真黑啊,给所谓的古塔安装了电梯,你说,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办法?

  吴大鹏当时真是倒了胃口,可不敢再胡乱联想了。

  眼下,整个酒楼都热闹闹的,快要过年了,可大宋的闲人还是这样多。

  这一顿酒菜吃得妥帖,其它的菜肴不须多说,单单就是吃了正宗之极的西湖糖醋鱼也算是一个收获了,酸甜口的,味道不错。

  大宋在北宋时期,河鱼确实比较高贵。

  一尾鱼开价将近一百文,算起来要好几十块人民币呢,也是宴席间少有的东西。

  一整条鱼端上来一定是非常隆重的事情。

  那时候的材料是黄河鲤鱼,现杀下热锅,汆一下就端出来的,浇一个酸酸甜甜的汁在鱼身上。

  现在的人可能会觉得有些腥气,可是吃鱼就是吃腥啊。

  后来到了大宋的南宋时期,这种烹饪方法被他们带到了临安城里,西湖糖醋鱼开始闻名起来,而且由于这里的河鱼土腥气弱了些,本地人也开始这样吃了。

  其实整个浙江地区只有临安城附近这样吃鱼。

  江南水乡,河鱼都是量产货,这道鱼走进临安城人家的寻常餐桌。

  在酒量上,古人休想和现代人拼了,特别是吴大鹏主任之类的人,很快那个三原小井和那个牙郎都被吴大鹏两个人灌得迷糊糊的。

  四十来度的酒,对他们来说不算啥,但是两个古人就不行了,什么甘香凛冽的猛夸一气儿。

  他们两个也没有敢让他们多喝,大家还要谈生意的。

  鲍威想跟着尝尝,但是吴大鹏没有让,小孩子喝啥烈性酒?!喊来一个赶趁,给他上了一碗乌梅茶汤。

  这个时候的酒楼排他性不强,没有外菜莫入的说法。

  吃饭这一会儿,就有数个赶趁的,或是茶博士、经纪人之类的穿插其间,兜售自己的点心、小菜。

  还有赶趁的上前问,要不要叫歌姬弹唱助兴,不要的,还要谈生意呢。

  大家谈着谈着,不知道怎么回事,三原小井和牙郎竟然赛起宋词来了!

  吴大鹏他们两个人对了一下眼神,谁听他们在这里整些文青的事情?

  太小资了吧!

  好好挣钱的买卖谈成了这个样子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