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中外商战(2)_大上海190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中国人口比其他国家都多得多。每年却还要往海外出口棉花,这是因为出口的棉花价钱上要比在国内贩卖高一些,棉商们当然想多赚钱。

  而与此相反的是。中国每年又要从国外进口棉纱和布匹,这是因为中国人口多。缺布料,如果不从国外进口棉纱和布匹。则一半人以上没有衣服穿。就以历史上的1910年为例,中国进口最大的数值就是棉纺织品,进口棉万石,总价值6283万两关银(海关银),均价一石是关银,棉花的价格在国内只有二两多,这一出一进,变成棉纱就翻了十倍的价格。除了棉纱之后,还进口棉布1700万匹,总价值在6785两关银,每匹均价为两。

  如果把国内要出口的棉花以高于洋商们的价钱拦截下来,在国内自己生产棉纱和棉布,就不会被洋人们赚走十倍的差价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不是没有人看到这一点,就算有看出来了,但是却无法实现,因为国内的纺织业规模和技术无法与国外相比,一方面是因为棉纱和棉布的生产成本因为生产机器和技术的原因要远远高于洋商们,另一方面是因为由于纺织技术的原因,洋布和洋纱的质量要比国内生产的棉布和棉纱要好,还要漂亮好看,价钱也要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大,老百姓们当然喜欢物美价廉的洋布和洋纱了,如此时间一长,国内的纺织业就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也难怪之前程裕盛的纺织厂会濒临倒闭的境地了。

  萧震雷根本就没打算要把这些囤积起来的棉花在国内自己生产,这不现实,国内没有那么大纺织规模可以消化掉这些棉花,而且生产出来的棉纱和棉布也没有洋布好,肯定竞争不过洋布,这些棉花最终还是要出口到国外,但是在价格上不能由洋人们说了算,必须由他说了算,这才是他的目的,之前的棉商们在自己的国家控制着货源,却不能自己定价,反而被洋人们控制了定价权,这无疑是一种深深的悲哀,萧震雷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以前棉商们分散控制的货源集中起来控制,将出口价的定价权从洋人们手上夺回来,逼迫洋人们让步,当然棉花出口的价格最终定在什么价位,这也不是他萧震雷想定多少就定多少,这是市场需求决定的,萧震雷要做的就是不被洋人们把持绝对的定价权。

  萧震雷抽着烟走到窗户边看着窗外的精致,说道:“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来,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能够手上的棉花肯定会越来越少,那些中间商不是傻瓜,他们手上还有不少棉花,肯定不会轻易出手,我们要做的就是无论洋人出什么价钱,我们的出价都要比他们高,让他们收不到棉花,他们想要收到棉花就必须出价比我们高。可我们绝对不能让步!这一次我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