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7节 苦与乐自知_大唐第一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比如那里?”李二笑问了一句。

  李元兴却是极为严肃:“皇兄,高句丽那里的驻军,其实还是大唐的地皮。高句丽、新罗,百济。现在可以说,大唐人占了一半以上,大多数的半岛人都跑到中原去讨生活了,这个怪臣弟,是金蔓青搞得这些人乱了心思。”

  “这个无所谓,来中原也一样,久了就是我大唐子民了。”

  李二心中对半岛还有些亲近感,毕竟可以查到源头去,这些人与汉人还有是着极密切的关系的。

  “倭岛、南洋。可以试一试这些唐军对军规的执行!”

  李二与李元兴密议了足足大半夜,然后一道电报发到长安兵部,次日就全军公布。

  第一份命令的内容很简单,前面就是官话了,大唐皇帝令、大唐秦王令、兵部……

  内容就是:边疆守军,每年无功加一级。哨所守军,每年无功进一阶。

  这一级吸引力可能不大,但这一阶就不同了。可以说在哨所守军辛苦的干一年,那么你原本是一个队正,低级的可能连从九品下的官职都没有,高级一些的,就是一个从九品下。这样的低职务。

  当兵的,原本就是四年一阶的进升机会。

  这一年一阶,就代表着,从九品下,到正九品,干三年,那回来的时候加上原有的晋升就是一个从七品,或是上,或是下的校尉了。

  一个普通的士兵,边关哨所三年,回来至少是八品校尉。

  象这样的八品校尉,再进大唐兵部的低级军官训练营两年,出来肯定是实职的从七品下军官,是可以带二百战兵、一百辅兵,正规的团长了。

  这个规矩很动人心,特别是那些一直卡在某个位置上,一直没有升职机会。

  或者是想进低级军官训练营的,这就是一个机会。

  得到兵部的回应,各军都很积极,也有大量报名的。愿意去守边哨所一年,或者两年的。但很少有三年的。守边极苦,两年就已经是极限了。

  换!李二与李元兴又联手写了一道命令,换防令。

  大唐头一次大规模动用飞舟,从长安、华亭、兰州、幽州、丹东、等二线防御的地方,抽调了差不多一万人,对原有的边防哨兵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换下的来的一万多人,按兵部的意思,有愿意去让低级军官训练营的,就送去。

  可李二与李元兴又来了一套,这个训练营人数不能太多,不能让贤皇太累了,而且第一批还没有合格出营,所以缓一年。

  大唐皇帝与大唐秦王站在同一个态度上,兵部也没话说,只能认可。

  紧接着,李二与李元兴第三道命令就来了,先让这些人,再守边一年吧。不过守的就是倭岛与南洋的边镇,以旅为单位,杂编旅。不分战兵与辅兵,总之就一百人一个旅,先守边一年再说。

  第四道命令就有趣了。

  这是长孙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