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9章 大明的银子你把握不住(感谢infinityykz的万赏!)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敌军,经此一役,淮军一飞冲天,取代湘军成为了晚清第一军。

  不过如今由于大明在上海等地疯狂摇人,摇走了因为黄河变道而失去家园的数百万灾民,令捻军的基本盘大大缩水。

  因此这个时代的捻军远不如历史上那样凶猛。

  比如原本历史上和小阎王张宗禹一道冲破曾国藩沙河防线的大将陈泽新,如今就正在大明新穗第五副食品粮油厂里当车间主任。

  每月工资20元,娶了一个和族老婆,已经怀上了,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故而,曾国藩面对的压力小了不少,沙河防线至今也没有被突破。

  因此如今李鸿章北上不是去北伐北直隶和京师,而是去泛黄区去捉捻子。

  说起来,我李中堂确实是我大清纯臣。

  就算投明了,还心心念念不忘给我大清清剿匪患。

  说是捉捻子可能不太好听,但其实李公爷打算干的,是和为欧洲人捉黑奴的黑人酋长干的一样的活。

  当然,大明不是欧洲奴隶主,像牲口一样挑选奴隶。

  鞭子棍子无所谓,甚至必要的杀戮也可以接受。

  但如果淮军敢虐待同胞,大明的铁拳可不是开玩笑的。

  唐国公府刚刚开府,各种花费用度极多,李公爷也缺钱了。

  以前靠粥棚吸引灾民还是太慢了,为了获得更多明援,李鸿章打算亲自上阵捉捻子去卖。

  乱世就是如此,人命飘摇如纸,但比起历史上泛黄区百姓的苦难,如今被转手贩卖去大明,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不过誓师大会之后,李公爷的捕捻队还没开拔,他就遇到了当头棒喝。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淮军是什么情况李鸿章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这是一支山头林立,依靠宗族、师生、门第、血缘、同乡等等关系扭和在一起的部队。

  而维系这些山头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散架的,一方面是李鸿章的个人威望,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利益。

  这样的军队自然没有什么理想信念,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一个军商复合体,里面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部队经商哪有好的?

  但不经商是不可能的,李公爷自己就带头经商,是最大的劳工贩子和明货代理商。

  所以淮军混点,乱点,李公爷也都认了,毕竟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命根子。

  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条命根子居然已经烂到了这般地步!

  大军开拔之前,李鸿章差心腹下去对全军点验,点验了三次,每次报上来的人数都大为不同。

  最后他亲自带队,一个营头一个去点,结果惊出一身冷汗。

  纸面上,如今淮军共有10万大军。

  其中李鸿章购买明枪明炮精心装备的心腹嫡系为铭字营,鼎字营,树字营,盛字营共18000人,其中又以大将刘铭传统领的铭字营5500人最为精锐。

  其他庆字营,开

  请收藏:https://m.xinxin0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